第17章 出手二(2/3)
地慢慢种起来的,听说是从倭国传来的,所以暂时命名为倭瓜!’
‘地头,院里随处可种,且产量不错,既能做粮,又能做菜,实乃吉物!’
‘司农寺里用倭瓜和寒瓜(西瓜),黄瓜,进行过嫁接,不但个头更大,抗旱性更强。’
‘黄瓜嫁接到倭瓜上,产量更高,产期也更长,且口感更佳!’
王宁远微笑的听着,用手指敲打着桌面。
这位说到自己的工作果然声音洪亮,且娓娓道来。
一长段话说完,这才端起茶杯饮了起来。
王宁远起身给这位续上水。
‘玉汝兄,持正在这里提前祝贺您了!’
‘这次冬至大朝玉汝兄必定有所得!’
玉汝哈哈一笑,长出一口气,拱拱手说道。
‘谢持正兄吉言!’
大家有所误解,封建时期负责屯田和司农寺工作的官员,虽然辛苦,可只要有所成就,掌权者不会亏待他们。
读书人只要写出农业方面的着作,虽然在士林中名声不显,但是在统治者那里必受重视。
当然其它方面的补偿依然不少,不说荣华富贵,起码在小康生活以上。
每次春秋两祭也必会出现在掌权者身边。
这就是地位,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这种显耀的场合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愚且一说,玉汝兄权当愚胡言乱语了!’
‘倭国国民慕强而无信,面似恭敬,可个个狡诈异常!’
‘若取名倭瓜,却也成就了绰尔小国的名声。既然是在江南种植成功,不若就起名南瓜吧!’
这是也是一种政治宣传,不可不重视。
一边的礼部精膳司郎中成大器却不停的点头。
‘玉汝兄,听持正兄的吧,这也算一功!’
玉汝立马转身对着王宁远拱拱手,‘我就谢谢持正兄的提醒了!’
这位一边负责屯田工作,还兼着司农寺的职,也确实不适应政治斗争!
玉汝正准备再开口呢,窗外就传来德哥儿安排人的声音。
‘王顺,怎么回事?’
王顺一脸喜色推门进来躬身道,‘老爷,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