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水灾浩浩黎庶穷困(3/5)
人?是宿州知州大周仁,还是宿州通判蒲察徒穆?”
这二人算是宿州的一二把手,在历史上的隆兴北伐中,被邵宏渊围在了虹县,却最终向李显忠投降,成为了李、邵二人龃龉的起因。
为首的中年文士摇头以对:“这二人都已经跟着蒲察狗逃了,城中的流官也都跑了,臣下乃是符离县主簿刘时,是宿州本地士人,带领这些乡人,向刘都统请附!”
说罢,刘时膝行向前两步,双手捧着黄册与印信向前伸了伸,仿佛担心刘淮会拒绝一般。
在历史上,李显忠在攻破宿州之后,就是让刘时暂代的宿州知州。
刘淮对此当然是没有印象的,却不妨碍他立即就从刘时的站位与职位上分析出来了此人的身份。
这厮必然是宿州有数的豪强之家。
也因此,刘淮也没有给这厮好脸色,看着符离城半晌之后方才说道:“刘主簿,你可知道,这已经不是金贼第一次想使用这等阴损招数了吗?”
刘时浑身一颤,连连摇头。
刘淮也没想让刘时回答,只是自顾自的说道:“金贼想要在徐州挖开苏堤的时候,徐州士民群起围攻,硬生生的将金贼打跑了,而你们宿州士民呢?”
刘时鼓起勇气说道:“刘都统,士民是不应该作苛责的……”
“刘主簿。”刘淮打断了对方的言语,声音加重:“应该说民不应该受苛责,但你们这些士,平日百姓供养你们,官府敬重你们,到了这种千钧一发之际,又有何作为呢?”
刘时心中惶恐起来,却偏偏依旧得双手举着印信与黄册,也不敢放下,一时间汗流浃背。
金军刚走,汉军就要继续来祸害宿州了吗?
刘淮继续说道:“刘主簿,其实这些都可以用怯懦来敷衍过去,毕竟人人皆有求生之念。但我还有一点不解……”
说着,刘淮指向了汴水:“我麾下也有治水的人才,他们为了弄清一条河的水文,殚精竭虑,风餐露宿,实地访谈考察,往往要过上数月才能成功。
这条汴水绵延千里,沿途路过有高有低,有的是河堤,有的是河滩,在黄河决口之后更是水文复杂。武捷军一群初来乍到之人,是如何知道从哪里掘开堤坝,就能淹没符离县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