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周康王(2/6)
对治国理政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他常常跟随成王参加朝堂议事,在一旁静静聆听大臣们对国家大事的讨论,从税收政策的制定,到水利工程的兴修,从与周边部落的外交关系,到军队的训练与部署,每一个议题都让他深入思考。
他观察着成王如何倾听大臣们的意见,如何权衡利弊做出决策,心中暗暗记下这些宝贵的经验。
一次,朝堂之上讨论是否要对北方边境的游牧部落采取军事行动,大臣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
姬钊在一旁认真倾听,心中也在思索着利弊。
最终,成王综合各方意见,决定先采取怀柔政策,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派遣使者与游牧部落沟通。
这一决策让姬钊深刻认识到,治国并非简单的杀伐决断,而是需要权衡多方利益,以智慧谋求和平与发展。
公元前 1021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周成王的病情日益沉重,生命之火渐渐微弱。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成王强撑着病体,艰难地发出诏令,将周公旦、召公奭等一众德高望重、忠心耿耿的辅政大臣紧急召唤到了自己的寝宫床榻之前。
当这些大臣们匆匆赶来时,看到成王面色苍白如纸,气若游丝,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而明亮。
成王用颤抖的手紧紧握住周公旦和召公奭的手,仿佛要把自己最后的力量传递给他们一般。
然后,他缓缓地转过头,望向其他大臣,以极其庄重严肃的口吻说道:“朕深知大限将至,今日特将太子姬钊托付于诸君。此子生性纯良,心地善良,犹如璞玉未经雕琢;且自幼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对治国理政之道亦有浓厚兴趣与天赋。朕深信,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说到此处,成王略微停顿了一下,喘了几口气后继续道:“然而,如今之局势复杂多变,内忧外患并存。故望诸位爱卿能够竭尽所能,尽心尽力辅佐太子,教导他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安抚百姓,如何抵御外敌入侵。唯有如此,方能延续我西周之盛世,保我大周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话音刚落,成王像是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双眼缓缓合上,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寝宫内顿时哭声一片,众大臣皆伏地痛哭,悲痛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