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李典(2/6)
据《三国志·李典传》注引《山阳先贤传》载,李典夜观星象,见\"心宿南移,太白犯垒\",判断吕布必于寅时移营,遂于钜野西南的柳林设伏。
凌晨时分,吕布粮队果然经此,李典以火攻焚烧粮车,继而率骑兵冲击,斩敌首三百余级,缴获战马二百匹。
此役不仅解钜野之围,更迫使吕布因缺粮退军,为曹操收复兖州奠定基础。
战后曹操置酒庆功,特赐李典\"关内侯\"爵位,时人皆谓\"曼成弱冠,已胜百战之将\"。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东征吕布。李典率部从征,负责攻略徐州北路。
十月,兵临彭城城下,吕布部将侯成据城坚守。
李典观察城防,见护城河冰面初结,乃于深夜命士卒以稻草铺冰,悄然登城。
《魏书》记载:\"典亲冒矢石,手刃敌将二人,破城东门,纵火为号。\"
曹操主力趁机入城,侯成被俘。
此战后,李典又率军连克萧县、相县,切断吕布西逃之路,最终促成下邳城破、吕布授首。
战后论功,曹操赞其\"勇而有谋,可当方面之任\",迁为离狐太守,食邑增至六百户。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遣大将高览、张合猛攻曹军营垒,同时命别将韩荀率万人袭扰曹军西路粮道,企图截断许昌与官渡的联络。
李典临危受命,与程昱共掌水军,镇守孟津渡口。
时曹军粮草皆经黄河运输,韩荀于北岸设营,以投石车攻击运粮船。
李典观察多日,发现袁军\"昼间戒备森严,夜间懈于巡哨\",遂于八月十五夜,率五千精兵乘楼船渡河,以火箭焚烧袁军营寨,韩荀死于乱军之中。此役确保曹军粮道畅通,曹操在《劳李典令》中称:\"微子之力,吾将饿死于官渡矣。\"
建安七年(202年),刘备依附刘表,屯驻新野,屡犯曹操边境。
曹操以夏侯惇为都督,于禁为先锋,李典为护军,率军三万南征。
九月,曹军进至博望坡,与刘备军相遇。
刘备见曹军势大,采纳徐庶之计,佯装败退,烧毁营地后撤至博望坡深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