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夏侯渊(3/6)
在曹操的主力部队和夏侯渊的配合下,下邳城最终被攻破,吕布被擒杀,徐州也纳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
此战之后,夏侯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曹操对他更加倚重,他在军中的威望也日益提高。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这是决定曹操与袁绍命运的关键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夏侯渊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前线的厮杀,但他负责督运兖州、豫州、徐州的军粮,承担着保障前线军队后勤供应的重任。
粮草,在古代战争中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旦粮草供应出现问题,整个军队就会陷入混乱。
夏侯渊深知责任重大,他精心规划运输路线,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军粮能够及时、安全地运往前线。
在运输过程中,他还要面对袁绍军队的骚扰和截击。
夏侯渊亲自率领护卫部队,击退了多次敌军的袭击,保证了军粮运输的畅通。
正是由于夏侯渊的出色表现,曹操的军队在官渡之战中才没有因粮草问题而陷入困境,最终击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战后,夏侯渊因功被任命为行领军将军,成为曹操军队中的重要将领之一。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派夏侯渊镇守长安,负责关中地区的军事事务。
此时的关中地区,局势极为复杂。马超、韩遂等西凉军阀拥兵自重,他们凭借着西凉铁骑的强大战斗力,经常侵扰边境,对曹操在关中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关中地区还有众多羌、氐等少数民族部落,他们时而依附曹操,时而与马超、韩遂联合,使得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夏侯渊到任后,深知要稳定关中局势,必须先解决马超、韩遂等军阀势力。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渊率军进攻马超。
在冀城之战中,夏侯渊充分展现了他善于用兵的特点。
他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佯装进攻马超的侧翼,派出小股部队在马超军队的侧翼频繁骚扰,制造出要从侧翼进攻的假象。
马超果然中计,将大量兵力调往侧翼防守。
此时,夏侯渊突然率领主力部队直捣马超的中军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