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邓艾(4/7)
太守。
此后,邓艾多次与姜维交战,在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侯和(今甘肃临洮东南)等战役中,屡屡挫败姜维的攻势。
在与姜维的交锋中,邓艾逐渐摸清了蜀军的作战特点。
他深知姜维军队善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且蜀军士兵多为蜀地子弟,熟悉地形,作战勇猛。
针对这些特点,邓艾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战术。
他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将边境地区的百姓和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使蜀军得不到补给;同时,他诱敌深入,故意放弃一些次要据点,将蜀军引入预设的战场,然后利用有利地形,分割包围蜀军。
在段谷之战中,邓艾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下伏兵。
当姜维率军进入伏击圈后,邓艾一声令下,伏兵四起,蜀军顿时大乱。
邓艾指挥军队四面围攻,蜀军伤亡惨重,大败而逃。
在侯和之战中,邓艾则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消耗蜀军的士气和粮草。
姜维多次挑战,邓艾都不为所动。最终,蜀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不得不撤军。
邓艾抓住时机,率军追击,再次给蜀军以沉重打击。
通过这些战役,邓艾极大地削弱了蜀汉的军事力量,稳固了曹魏在西线的防御态势。
他也因战功卓着,不断升迁,成为曹魏西线防御蜀汉的核心将领。
景元四年(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决定发动灭蜀之战,兵分三路:钟会率主力从斜谷、骆谷直取汉中;诸葛绪率军截断姜维退路;邓艾则率领三万余人从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姜维的军队。
战争初期,姜维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成功摆脱诸葛绪的拦截,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钟会大军久攻不下,粮草供应逐渐紧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一度有撤军的打算。
在此关键时刻,邓艾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偷渡阴平。
阴平道是一条位于崇山峻岭之间、鲜为人知的险峻小路,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通行极为困难。
这条道路在当时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