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诗经(1/6)
“是,是!”杨征应了两声,低头专心烤鱼。魏聪觉得王寿言辞有些过了,咳嗽了一声道:“杨征,我自小就不喜欢生食,并无瞧不起生鱼脍的意思,其实雒阳那边也有喜欢吃生鱼脍的!”
“是吗”杨征抬起头,好奇的看着魏聪。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一个官吏会这么和气的对自己说话。
“是呀!《诗经》里面不是有一句吗?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就是说吃鱼难道一定要吃鳊鱼才如愿?难道想要娶妻子,必得齐国姜姓女子才好?这里面说的鳊鱼,便是生鱼脍!这《诗经》本就是讲的是古时中原的风俗,有《卫风》、有《陈风》、有《齐风》,这说明古时候北方中原人就已经吃生鱼脍了。”
“从事郎君您真有学问,那有没有《楚风》呀?”火堆旁有人问道。
“《楚风》?”魏聪闻言一愣,旋即笑道:“这倒是没有!”
“为啥呀?”
“因为这《诗经》是古时候周天子让手下四处搜集百姓歌咏而成,但楚国当时是蛮夷之地,不听周天子的管辖,自然就没有《楚风》了,不过楚人也有自己的诗歌,那便是《楚辞》了!”
听到魏聪这番解释,火堆旁的人们都露出了崇敬之色。两汉经学所谓的经指的是圣人所作,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孔子曾说:不读诗,无以言!这不是说不读《诗经》就不会说话,而是说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交流中,《诗经》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贵族们必须引用诗经中的某段诗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你对《诗经》中的内容不了解,就会无法正确的理解对方要表达的含义,产生误解。到了两汉时期,《诗经》在上层社会交流中的地位已经不再像先秦时那么占统治地位,但在王寿、杨征这些出身于下层社会的人们眼里,还是魏聪出身不凡的铁证。
“总算是有效果,娘的,就记得这么几句,掉书袋真他妈的累!”魏聪看着周围投来的崇敬目光,不由得吐出一口长气。他早就发现了,在当时社会出身上层的如邓忠、曹操这些人,反倒并不那么看重对方的身份(当然,他们也会注意你的出身,但仅凭一个出身对他们意义不大,毕竟他们见过的老爷太多了),而更看重对方的才能;反倒是出身下层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