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成品衣物(5/5)
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刑部员外郎,仅是从五品罢了。
朱瞻基给予的好处实在太多。
不就是女红嘛?
他周忱即便之前不懂,现在也必须学会。
ps:求月票!
小作者:【小破碗】
——
小兄弟相当识趣!
朱瞻基满意地颔首。
毛线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身为大明皇太孙的他发明了织毛衣,这要是传扬出去,岂不影响他的光辉形象?
想想日后几个妇人聚在一起边织毛衣边议论他织毛衣的趣事,他就头皮发麻。
这样的场景,他实在不敢想象。
谁知道,这样下去,他会不会成为大明妇女的好朋友!
朱瞻基见周忱主动承担起责任,心中甚是欣慰。
这位将来的大明“妇女之友”,由他来担当再合适不过。
朱瞻基继续说道:“这样岂不是更好?我们直接售卖毛线,肯定更受青睐。
那些妇女平日里无所事事,只需几根木针,无需纺织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一边编织毛衣,一边谈天说笑,岂非美事一桩?”
“殿下英明!”
周忱奉承了一句,接着说道,“不仅如此,如此一来,省去了织布的繁琐工序,纺织厂的生产力也将大幅提升。
过去一年或许只能织一万匹布,现在改织毛线,仅以现有条件而言,厂内千余名工人,六百台织机,除去部分织布机器,剩下的织线机器有四百台,其中两百台每日可产万繀毛线,一百五十台每日能产六千繀,其余五十台每日可产千五百繀,总计每日可产出毛线一万七千五百繀。”
“嗯!”
朱瞻基听到周忱脱口而出的数字,不禁微微点头。
他对周忱的心算能力颇为钦佩,这番话流畅至极,没有丝毫停顿。
“若每日真能产一万七千繀毛线,那也是相当可观的。”
朱瞻基沉吟道。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一繀毛线大约半斤重,相当于现代的一个毛线团。
按照他的经验,一条围巾所需的毛线约等于一团,而一件毛衣则需约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