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拆迁(3/5)
说,随便一个案子,有了证据就能轻易查明。
这根本不是办案,只是主角光环作祟罢了。
听朱瞻基这么讲,周忱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
不用查案就好。
虽然他曾是刑部员外郎,但这方面并不擅长,而且他也清楚,这些案子根本查不出所以然。
若真被安排去查案,那几乎等于放弃做别的事了。
朱瞻基没有立刻看周忱,停顿了一下才说:“你在工部待的时间也不短了,如今温室的事由工部负责,玻璃更是你亲自督造的,应该对这两样东西有些了解了吧?你觉得水泥和玻璃如何?”
话音刚落,周忱再度陷入深思。
水泥与玻璃他自然明白,这两物的奇妙之处他这些日子亲眼见识过。
其一能让松散的沙子直接凝结成石般坚硬之物。
其二更以沙子烧制,却透明如水晶。
两者相合,所造温室更是令人惊叹,不少早期建成的温室里播下的种子,已有发芽的迹象。
他还特意去看过,发现这些幼苗与寻常时节长出的毫无差别。
相较之下,火炕、温泉之类,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段文字讲述了周忱对玻璃和水泥的研究成果。
朱瞻基曾亲自演示过将玻璃制成镜子的方法,这让周忱对这两种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入研究。
他知道朱瞻基最初的目的是开发出更有价值的东西,而非简单的玻璃镜或温室。
因此,在回答朱瞻基关于这两种材料的问题时,周忱表现得非常谨慎。
他详细解释了水泥的特点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它将成为大明未来建设的重要基础。
同时,他也承认自己对玻璃了解有限,但建议结合水泥使用可以提升建筑美感。
朱瞻基听后表示认可,并决定交给周忱一项任务。
整个对话体现了周忱的专业性和对新技术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朱瞻基作为领导者的远见卓识。
朱瞻基轻轻摆手,让他坐下后,略作沉思才开口:“我计划拆除应天城内所有平民区的旧屋,再用混凝土为他们重建家园。
这样不仅能稳固地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