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操练(3/5)
祖父绝不会随意提拔一名蒙古人至如此高位,原因很简单:塞哈智虽非汉人,但锦衣卫成员多为汉人。
塞哈智的到来并不会对锦衣卫的实际运作产生太大影响,却能有效监督锦衣卫的行动,同时确保朱瞻基在锦衣卫中的权威不受威胁。
或许祖父早已预见他将组建幼军,而张懋这样的角色也无法长期驻留锦衣卫,因此特意调来了塞哈智。
想到这些,朱瞻基心中释然。
在他看来,锦衣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情报收集能力和诏狱权力上,至于谁担任指挥使,是否完全听命于他,并不影响他的整体布局。
因此,朱瞻基并未过多纠结此事,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更重要的事务。
诏狱里的秘密终究难逃外泄之虞,所幸如今这里仅存孙若微与解缙等人。
想到孙若微,朱瞻基便忆起曾许诺为胡善祥安排侍女之事。
此时,将这位未来的孙皇后换个居所亦是时机。
至于解缙等人,无需过多忧虑,锦衣卫虽有权力,但此刻全掌控于他手,即便塞哈智到来,也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指挥使,解缙他们修订教材之事不会受影响。
---
心中盘算之际,朱瞻基向张懋嘱咐:“塞哈智抵达后,你即与他交接事务,幼军筹备也该着手了。
待交接完毕,我自会安排你加入幼军。”
张懋听罢,笑意浮现,长久以来的期盼终得实现,忙拱手领命,高声道:“末将遵旨!”
朱瞻基见状莞尔,暂未明确张懋在幼军中的具体职务。
他对幼军的构建思路颇为纠结。
一是因祖父赐予的兵力有限,总计不过五千人。
此数虽不算稀少,却也非庞大规模。
时局中,一场大战,五千人便如沧海一粟。
因此,幼军绝不能按常规军队操练,五千人规模难以应对常态战事。
若要建军,朱瞻基绝不会选择普通模式。
可若全盘依赖火铳或大炮构建神机营,又缺乏可行性。
一则当时火器威力不足,未能满足期望;二则身为监国太孙的身份限制了火器军备的规模。
即便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