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前唐遗民(2/3)
不仅如此,契丹人还遭受了汉人前所未有的歧视和虐待。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人权,成为了社会的最底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契丹人都被视为二等公民,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然而,这一切对于契丹人来说,仅仅只是苦难的开始。李云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还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剥削。他不仅不给契丹人足够的食物和休息时间,甚至还经常打骂他们,让他们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契丹人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他们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劳动,还要忍受汉人的欺凌和压迫。许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而选择逃跑,但一旦被抓回来,就会面临更加严厉的惩罚。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契丹人不甘心被奴役,他们暗中组织起来,试图反抗李云湛的统治。然而,由于力量悬殊,这些反抗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反而让契丹人遭受了更严重的迫害。
李云湛对待契丹人可谓是毫不留情,他不仅在政策上对其进行苛待,而且在法统层面上也完全不承认契丹人所建立的大辽政权。不仅如此,他甚至对大宋的正统地位也持否定态度。
李云湛心中所认可的正统,并非是当前存在的任何一个政权,而是那个已经灭亡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前唐朝。他坚信,只有前唐才是真正的正统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李云湛宣称大雍境内的汉族人民实际上是前唐的遗民。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塑大雍的法统基础,强调大雍并非是辽国的替代者,而是前唐的延续。
这种观点无疑是对当时政治格局的一种挑战,因为无论是大辽还是大宋,都拥有自己的法统和历史渊源。然而,李云湛却毫不顾忌这些,坚持将前唐视为正统,并以此来为大雍的统治寻找合法性。
然而,这一政策却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巨石一般,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诸多争议。一些务实的官员和谋士们对李云湛的法统选择表示出深深的担忧。
其中,内阁首辅张文拓更是忧心忡忡,他深知此举可能带来的后果。于是,他决定私下觐见皇帝,向李云湛劝谏道:“陛下啊,前唐已然灭亡一百多年,其影响力早已式微,难以凝聚人心。如今,我们既不承认大辽为前朝,也不承认大宋为中原正统,这无疑是将自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