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力承担(2/3)
之力,也是草民的荣幸。”
秦峰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说第二件事。”
“当前,我所开办的工业园,日益壮大,人手不足,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奈何王家村,土地、人员,皆有限,所以想请知县大人,能否在三和县,为草民批一块地建厂,顺便帮忙招纳一些人才。”
听到这个要求,周知县当即拍板道:“这是为民造福的大事,自然可以,秦公子想要多大的地?”
“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最好能有五百亩以上。”
“要这么大?”
“草民直言,玻璃厂、钢铁厂、炸药厂,本应需要通风透气,占地面积,越大越好,无奈草民现在资金有限,否则,草民甚至想要千亩以上。”
“那就给你一千亩又有何妨?”
周知县霸气外泄地说道:“只要是对三和县人民有利的事,本官愿意出资出力,按照大齐律例,开办工厂,县级土地费用定为,农耕地年付每亩八两,荒地年付每亩五两,我们三和县,并不富裕,可县城内还真找不到这么大的地方了。”
“但县城外,荒地、荒山无数,秦老板可以尽管选,选好位置后,知会我一声,县级工厂用地,每亩以最低标准五两为准,千亩地,年付也就五千两银子而已。”
“五千两银子,想对秦老板来说,想必不是什么难事吧?”
区区五千两银子,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这个周知县在跟秦峰耍心眼呢。
他没有说是卖,而是说的租,而且是用商业用地的标准来租。
哪里像王家村的村长,直接八十亩地二两银子,卖给他了。
周知县这样做,就等于在说,土地相当于是给你争取到了最低价格,你自己去开荒,然后每年给一点点租金就行了。
但前提是,你必须要用来搞生产。
用膝盖想就知道,租过来后,要是不盖厂房,不搞生产,肯定还会有什么附加条约。
可秦峰不在乎,他就是想要找个大点的地方,专门用来生产,至于王家村的厂子,就用来搞研发做样板。
批量生产,在三和县这边进行就行了,方便运输到各个地方,同时也不用担心人员的问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