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老李的命中注定(2/3)
6班也足够压制,至于远距离,那都1000米往上了。
那么老远,重机枪多了反而是浪费子弹。
不是所有人都是小鬼子,给重机枪配上瞄准镜,玩成了重狙枪。
所以大口径重机枪在阵地战时就专门针对鬼子低空扫射的飞机,或者对远距离敌方火力点进行压制,一个连三挺足够了。
老李虽然有火力不足恐惧症,但现在也知道过度的堆积火力,在有些时候会成为累赘。
就比如安定城巷战,四营推进的时候还地吭哧吭哧扛着重机枪前进,还得背负大量弹药。
要说攻坚的话,什么掩体是一发rpg解决不了的?
且得益于八吨王作为运力,进一步节约了人力,精简之后的每个步兵营,加上150人的炮连以及52人的营部,总人数缩减至约760人。
看上去没有之前一个营上千兵力那么唬人,但作战效率没有丝毫减弱,经过进一步的训练磨合之后还会更强。
重炮方面,那些原国军老兵里面干过炮兵的也有不少,老李让杨志华和王承柱去挑,挑出来200多,结合原炮营,组建了3个重炮营。
当然不是原先那个按照27门一个营的编制来的,当时那个完全就是老李为了昧下更多大炮。
后来经过杨志华的建议,说重炮一个营12门就差不多了,得配置专门的观察指挥人员,以及所属的高炮连,这样可以单独分出去对某个局部战场进行炮火支援。
要不然所有大炮就只能一起扎堆,移动缓慢不说,目标还大,容易招来敌人的轰炸。
上次也是小鬼子的轰炸机不知道新一团有那么多高射炮,下回再来,他们拉高了轰炸,肯定会对炮营造成损失。
老李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很听劝的。
不过就在他刚歇下来想放松放松的时候,添堵的来了。
。。。
这天下午,成家湾指挥部。
一位干部牵着马,一路走到指挥部门口,他身后还跟着两位护送的战士。
再看这干部,可不就是赵刚?
老赵面带诧异地看了一眼指挥部大门,上面居然还挂了一个竖匾。
上书:八路军386旅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