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心向陇西(2/8)
站在了张淮涧的观点上。
面对二人谏言,张淮深也犹豫了起来,但最后他还是叹气道:“这件事,还是让叔父判断吧。”
“相信叔父见过刘继隆在陇西的处境后,应该会变得开明些。”
刘继隆是一个标杆,他让河西众人认识到了唐廷的真面目。
张淮深如今还不是河西之主,他必须征求自家叔父的态度,才能决定是否驱逐张直方。
这般想着,重新封好火漆的书信,也经由轻骑手中,朝敦煌送去。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在春耕结束后,将那些牺牲将士的烈属接到了狄道城。
狄道城因此人口增加到七千余人,而城外的水渠、水车、堰堤等工程也早早落幕。
八万亩耕地得到了灌溉,各州县的春耕文册也如雪花般飞来。
“八十万亩耕地,其中有二十四万亩小麦,下个月就能收获。”
“此外,还有四十万亩刚播种的粟米,以及六万亩豆和十万亩麻。”
“再过五个月,这些东西就都能收获了,不过刺史您为什么要种这么多麻?”
衙门内堂中,张昶面露不解,而刘继隆则是在内堂的书房里撰写书册。
面对张昶的不解,刘继隆解释道:“我们的牧群现在还太少,能作为商品拿出手的,只有麻布。”
“十万亩麻,差不多能产出十二万匹麻布,能以三百钱卖出,换回三万六千贯。”
“京畿、关内的物价太贵,我们可以把麻布贩卖京畿,而后收复成武二州,去剑南道买卖货物。”
刘继隆话音落下,不多时门外便响起了一道声音:“刺史,狄道第三团第二旅旅帅陈瑛求见!”
“进来吧!”刘继隆应了一声,随后看向张昶:“看,说到货物他就来了。”
说罢,刘继隆放下毛笔,起身洗了洗手上的墨迹,而后便见到陈瑛走入书房内。
“陈瑛啊,坐下说话吧。”
刘继隆交代一声,自己也坐回了位置上,随后才道:
“我召你来,主要是想让你在秋收之后,为陇西去京畿贩卖麻布。”
“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考考你。”
军中没有什么善于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