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生机蓬勃(5/8)
“河州的民夫足够吗?”
刘继隆询问高进达,高进达作揖道:“不如将此次所获人口,尽数迁往河州,将壮丁充作民夫。”
“若是收复鄯州,便将他们安置在鄯州即可。”
高进达自然是知道鄯州没什么汉人的事情,所以他决定把这一万多新获人口都安置在鄯州。
对此,刘继隆自然也是同意的:“便依高长史所言。”
话音落下,刘继隆便起身道:“大学那边还有不少事情,劳二位忙碌,我先离去了。”
“节帅慢走……”
二人作揖行礼,起身时便见刘继隆已经走出正堂了。
瞧着刘继隆的背影高进达皱眉道:“这大学没有其它先生,仅节帅与那五十二名学子,便连书册都是秘密印刷的,真不知教的什么东西。”
“节帅自有主意,我们还是管好夏收的事情吧。”崔恕说罢便往外走去,高进达也是如此。
在他们离去的同时,近百名轻骑也奔赴各州,准备提前告知兵马调动的事情。
是日午后,在临州长乐县与李商隐考察开荒事宜的张昶便接到了调令。
他简单看了看,随后便收了起来,目光看向前来传信的十余名轻骑:
“半个月后我再回去,你们把这件事情禀告节帅吧。”
“是!”十余名轻骑作揖应下,随后翻身上马,调转马头返回狄道。
与此同时,张昶也转身看向了不远处。
在他面前的,是近万正在春耕的长乐百姓,以及三千多名被安置不到三个月,正在开荒的新长乐百姓。
在世人眼中只有文才的李商隐,此刻正穿着粗麻制作的常服,在长乐县令、县丞、主薄等人的包围中,了解陇右的几条主要法律。
“李别驾,这陇右的律法分为主要的八条内容。”
“第一条,由县衙组织百姓开垦的土地为公田,百姓开垦的土地为私田。”
“公田开垦后归都护府所有,由都护府在开垦结束后分配。”
“公田开垦期间由都护府管百姓口粮,以大口每月五斗,小口每月四斗作为每月口粮。”
“私田开垦需要向县衙报备,登籍造册后方可开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