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为人民上大学(3/7)
我已经和你说了这么长时间,你到底打算怎么办?……如果你还是这个样子,我就会申请调班了,不再与你搭档了,行不行?”
“我错了,今后改正,希望你多帮助我,班长的工作还是要干下去的”,倪子祥被逼无奈,只好表态了。
忆江南“阳谋得逞”顽皮地一笑,端起那盏烛灯,等着倪子祥走出房间,顺手带上了房门。
大房间里,在顾小萍的带领下,半个小时同学们已经很熟练的唱会了2首红军歌曲,正等着班长开始讲评呢。
忆江南站在门边,看着倪子祥讲评。
这次就比第一次讲评好多了,照本宣科也不结巴也不擦汗,自然得多了;看来此人就是惰性太严重,得过且过依赖性太强。
这个人当过知青队长实干应该还行,脑袋瓜子里面少了一根弦,看来还是要继续给他压担子,要充分挖掘出他的潜能才行。
来到了兴国,听退休支部胡兆明书记做报告;下午是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柳教员讲课,题目为《继承毛主席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对年轻的大学生提出了几点希望:
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年轻学子要成为革命的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革命传统把握青年运动方向、树立“我上大学为人民”思想。
第四天,160多号人,扛着校旗和大幅标语,步行走进兴国的县城,参观兴国《革命历史纪念馆》。
参观、照相整整一个上午。
在讲解员介绍之后,霍书记邀请讲解员为大家唱了两段兴国山歌,全体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午,忆江南在《兴国烈士纪念馆》看到一首烈士诗抄:“有志匡时独远征,腰间宝剑尚随行;双肩承得头颅在,愿与苍生共太平”,作者是谢云龙。
好一个“愿与苍生共太平”,这就是当年的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凌云壮志、豪情万丈!
第十六章 再立新功
兴国全县只有23万人口,却有93万人参军参战,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为国捐躯5万多人,可以查到名字的烈士人;长征路上牺牲人,平均每公里牺牲一名兴国人;产生了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