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本地代言人(3/5)
令:“建造战车工厂。”
界面提示资金扣除,剩余5800单位,建造倒计时开始。
战车工厂的建设如火如荼,钢筋混凝土的框架迅速成型。与此同时,库马尔意识到,仅靠基地的现有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他找到鲍里斯和伊万,沉声道:“鲍里斯,你带伊万再去一趟苏联,招募技术工人,能带多少带多少。
如果能弄到机床,那就更好了。现在苏联局势混乱,正是我们捡便宜的时候。”
鲍里斯咧嘴一笑,拍着胸脯保证:“指挥官,包在我身上。苏联现在乱成一团,那些工厂的家伙巴不得有人接盘。”
伊万站在一旁,身着苏军工程师的红黑制服,点头道:“我虽不认识那边的人,但熟悉苏联的军工技术,能帮鲍里斯鉴定设备。”
两人带着一队美国大兵,乘坐雌鹿直升机直奔苏联。库马尔则留在基地,忙于协调战车工厂的建设。他没想到,这次苏联之行,竟成了他狠狠“吸血”的契机。
一个月后,鲍里斯和伊万归来,身后跟着一支庞大的队伍——超过300名苏联技术工人及其家属,拖家带口,满载行李。
他们带来了机械制造、武器设计和生产管理的丰富经验。
鲍里斯得意地汇报:“指挥官,这些家伙只收了我们50万美元现金和一些生活物资,他们只求有个安稳地方落脚。这次我们没拿设备,只带人回来,但这些人都是好手。”
库马尔站在基地入口,看着这群满脸疲惫的苏联人,心中一阵狂喜。他付出的不过是50万美元和一些物资,却换来了足以支撑军工扩张的宝贵资源。
他立刻安排工人,在发电厂附近开垦土地,建造宿舍楼群。通水通电、购置家具,不过两周时间,一片崭新的居住区拔地而起。
楼房虽简朴,却窗明几净,每户配有基本生活用品。苏联工人们拖着行李入住,孩子们在空地上嬉戏,家属们忙着布置新家,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苏联人聚居区。
一名苏联工程师名叫谢尔盖,身材高大,满脸胡茬。
他找到库马尔,用蹩脚的英语说道:“瓦德瓦先生,谢谢你给我们新家。苏联乱了,我们没法待下去。你这里有工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