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木器换粮(2/3)
票、三尺工业票,还有——”他神秘兮兮地递过个小纸包,“县医院的退烧片,给你家小妹备着。”
交易刚结束,西北坡传来踩雪声。沈默诚心头一紧,立刻将农具塞进树洞,抓起把松针撒在路口——这是沈默轩教的,灵泉泡过的松针能让追踪者打喷嚏。果然,赵铁柱的咒骂声传来:“他娘的,谁撒的迷魂药?”
回到家,沈默轩正在地窖里清点粮票,煤油灯映得他脸色发青:“哥,老陈说县木材厂在招临时工,要会使刨子的好手,你把这柄‘铁松木’斧子带上,就说在后山拾的。”他摸着斧柄上的天然纹路,“记住,只说能砍硬木,别提金斑。”
三日后,沈默诚揣着斧子走进县木材厂,木屑味扑面而来。厂长王建国正在训斥木工:“一群饭桶,冻土层刨不动,春播就要耽误!”看见沈默诚手里的斧子,眼睛登时亮了:“试试这根槐木!”
斧子落下,槐木应声而断,刃口竟毫无缺口。王建国抢过斧子,发现木纹里的金斑:“好小子,从哪儿弄的神斧?”
沈默诚按照弟弟教的,憨厚地笑:“后山崖缝里捡的,厂长要是看得上,我每周送两把来,换个临时工名额就行。”
王建国拍着他的肩膀大笑:“临时工?只要你能保证每月五把这样的斧子,我直接给你转正式工,还能住厂里的集体宿舍!”他压低声音,“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斧子的来路,你要是敢泄露半个字——”
沈默诚忙不迭点头,心里却松了口气。出了厂门,他摸了摸怀里的招工表,发现上面的“家庭成分”栏被划了红圈,想起弟弟连夜伪造的“三代贫农证明”,突然觉得手里的斧子比平时重了三分。
腊月廿三,沈家迎来第一次“丰收宴”。沈默诚用粮票换了半块腊肉,沈秀兰用空间面粉蒸了花卷,就连三个姑姑都喝上了灵泉炖的鸡汤。巧儿咬着花卷,突然指着窗台上的农具惊呼:“哥,锄头把上的金斑会动!”
众人望去,只见木柄上的麦穗状金斑在油灯下若隐若现,像是活过来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沈默轩心里明白,这是空间木材与玉佩的共鸣,却故意笑道:“傻丫头,那是树疤,明天带你去后山看真正的‘会动的麦穗’。”
深夜,沈默诚独自坐在门槛上,望着后山的方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