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銮论鼎(2/7)
,让人不寒而栗 。
赵孝成王慵懒地斜倚在玄鸟纹漆案之后,膝盖上平摊着冯亭的献地文书。那竹简边缘,沾染着韩王鲜红的朱砂手印,在跳跃的灯火映照下,格外醒目,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份礼物背后隐藏的危机与诱惑。左侧首座上,平原君赵胜正手持玉匕,专注地切割着盘中鹿肉,动作间,油脂不受控制地滴落,沾染在他绣着中山国山形纹的袖口之上,显得有些狼狈。而在右侧,蔺相如靠着青玉凭几,身形略显佝偻,他手中那根玉杖,杖身的螭龙纹在摇曳的火光下若隐若现,仿佛下一秒便会腾空而起。这根玉杖可不一般,乃是赵武灵王当年赐给肥义的相邦信物,此刻,正随着老人那压抑不住的咳嗽声,轻轻颤动,似在低语往昔的峥嵘岁月 。
“臣赵括,参见大王。” 赵括双手持笏板,恭敬地俯身行礼,笏板触地之际,他不经意间闻到了地砖缝隙里散发出来的艾草味。这艾草,是宫中为驱邪特意放置的,然而此刻,这熟悉的气味却无端让他想起秋社日时,苏三娘袖箭上那带着致命气息的乌头毒香。二者气味截然不同,却都隐隐暗藏着危险与诡谲的气息,让人心生警惕 。
“武安君不必多礼。” 赵王的声音里,隐隐透着一丝不耐,“听闻你在城南废祠弄了个玄甲坊?又是捣鼓弩机,又是绘制地图,比那墨家行事还积极。”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窃笑声。赵括目光敏锐,瞬间认出,这笑声来自平原君的门客。他心中暗自冷笑,昨日,正是这些人在胡商坊大肆抢购潞麻,行为张狂至极,仿若生怕旁人不知他们的急切与贪婪 。
赵括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展开手中羊皮地图,随后拿起青铜镇纸,稳稳地压牢地图四角。“回禀大王,秦国之所以强大,根源在于其耕战一体的国策。” 他伸出手指,沿着地图上的陇西郡缓缓划过,语调平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每新增一爵,便会相应扩充田一顷。如今若赵国接纳上党,秦国必定会派武安君白起为将。到那时……” 他的手指猛地顿住,精准地落在丹水河谷处,“赵军的粮道,唯有羊肠坂可通行。此道蜿蜒盘桓于太行山间,狭窄异常,宽度不足五尺,每逢雨雪季,骡马行走极为艰难,粮草转运更是耗时费力,往往需旬月之久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