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反间风波(2/4)
轻柔,仿佛在深情抚摸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肥义、楼缓等一众老臣,联名向武灵王进谏,称‘易古之道,逆人之心’,妄图阻止改革。可最终的结果如何?”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帐内众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十足的自信。
墨家匠师墨离站在一旁,目光敏锐,他注意到赵括身后的阴影在摇曳的烛光下不断晃动,恰似此刻赵军面临的复杂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变数。赵括继续慷慨陈词:“武灵王手持胡服,直面满朝文武,问道:‘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议寡人,奈何?’诸位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处境吗?” 他的声音愈发激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营帐的每一个角落。
陷阵司马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三年前廉颇将军驻守长平的那段日子。那时,虽然没有大规模的进攻战事,但军营中军心稳定,将士们各司其职。而如今,赵括推行一系列改革,坚守独特的作战策略,虽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胜利,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无数的质疑与反对之声,犹如潮水般涌来。“武安君,可是大王的命令……” 他忍不住开口,话还未说完,便被赵括强势打断。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赵括猛地抽出佩剑,大声怒吼,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营帐内久久回荡。剑锋在烛光下划过一道耀眼的寒光,恰似一道闪电,仿佛要将眼前所有的疑虑与不安瞬间斩断。“当年武灵王力排众议,顶住重重压力,坚决推行胡服骑射,赵国这才有了能与秦国抗衡的坚实资本。如今,我们怎能只因几句毫无根据的谗言,便轻易放弃坚守?又如何对得起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饱含着对国家的忠诚、对将士的责任以及对胜利的执着信念。
副将们被赵括的强大气势所震慑,营帐内瞬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气敛息。赵括缓缓放下佩剑,走到案几前,再次拿起那份催战密诏。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诏书上的文字,动作轻柔却又带着几分沉重,仿佛在用心感受着来自朝堂深处那股无形却强大的压力。“大王如今被流言蒙蔽了双眼,但我们身为军中将领,绝不能自乱阵脚。” 他的语气逐渐平静下来,可那份坚定的决心却丝毫不减,“范雎这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