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局势突变(4/5)
呼啸而过。赵括在书房召见心腹,屋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地图上的红蓝标记,在摇曳的烛光下,被烛泪晕染得愈发模糊,就如同他们此刻迷茫的前路。赵括沉思良久,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一丝决绝:“如今局势危急,唯有速战,方能有一线生机。” 说着,他拿起匕首,削下地图一角,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继续说道:“派死士携带硫磺硝石,沿地道潜入燕军粮草营。只要火势一起,联军必乱,我们便可趁机突围。” 副将闻言,面露难色,犹豫着说道:“将军,可地道已被赵王派人破坏,如今无法通行……”
话还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声重物坠地的闷响。众人一惊,赵括快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只见一支羽箭插在窗下,箭尾绑着一封密信。赵括取下密信,展开一看,上面写道:“王命难违,三日后进兵马服邑。然阵前倒戈,需里应外合。” 落款是廉颇。赵括将信纸凑近油灯,字迹在火焰中慢慢蜷曲成灰,却在灰烬里显露出若隐若现的暗纹 —— 这是当年长平之战时,赵军将领间约定的密语标记,意味着这封信是廉颇的亲笔,且暗藏深意。赵括望着窗外如繁星般的敌军营火,思绪飘远,突然想起幼时在邯郸宫学,太傅讲过的 “围魏救赵” 典故,心中隐隐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马服邑的城墙上,却驱不散笼罩在这里的阴霾。赵括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命人将马服邑的存粮尽数搬出,在城头支起百口大锅,熬起了粥。袅袅炊烟升起,粥香四溢,顺着微风飘出城墙,飘进了联军士卒的营地。那些饥肠辘辘的联军士卒,闻到这诱人的香气,顿时骚动起来,他们望着马服邑城头,眼中满是渴望与疑惑。
与此同时,赵括派使者带着装满金饼的马车,大张旗鼓地前往秦军大营 “请降”。车队浩浩荡荡,引得联军侧目。当使者车队行至半途,却突然转向,朝着魏国营地疾驰而去。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联军上下一片哗然,议论纷纷。公孙弘在赵王耳边冷笑一声,说道:“王上,马服君果然露出反意,这是要投奔魏国啊!” 赵王却盯着斥候送来的密报,眉头越皱越紧。他看到赵括竟将冶铁工坊的工匠全部编入军队,那些曾打造兵器的粗糙大手,此刻正握着长矛,坚定地站在城头。更诡异的是,马服邑四周的山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