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铜鼎铭功(3/7)
火兽,映红了半座邯郸城,将整个城市染成一片炽热的火海。赵括亲自走到楼烦族长鄂尔多面前,神色庄重肃穆,仿若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双手捧着玄鸟纹玉佩,动作轻柔而虔诚,轻轻为鄂尔多戴上。鄂尔多身着狼头纹皮袍,那皮袍散发着草原的粗犷气息,与赵括身上的汉式礼服在火光中相互辉映。二者色彩交织,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美不胜收,象征着胡汉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明日站在鼎前,” 赵括转身,将刻着屯田户数的木牍递给河套屯长李顺,目光坚定而温和,如春日暖阳,“你们的名字,会比旧贵族的金印更重。因为你们代表的,是赵国的未来,是胡汉融合的希望之光,将照亮赵国前行的道路。” 李顺双手接过木牍,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感激与自豪,仿佛手中捧着的,是赵国未来的命运之书。
寅时,天色依旧暗沉如墨,秦国使者公孙赫的青铜轺车如同一头潜伏在暗夜中的猛兽,缓缓入城。车轼上原本象征着友好交流的玄鸟纹被刻意刮去,露出底下冰冷、透着威严与压迫感的秦式玄鱼纹,仿佛在赤裸裸地彰显秦国的傲慢与野心。公孙赫双手捧着所谓的 “贺礼”—— 一尊缩小版的秦制量器,器身上 “海内一统” 的铭文还带着新铸的火气,犹如刚出炉的利刃,散发着咄咄逼人的气势,仿佛在向赵国示威,试图以秦国的强势文化压制赵国。“听说赵相铸鼎,” 公孙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寒霜,目光扫过鼎身的胡族图腾,语气轻蔑至极,“却不见赵国世卿的族徽,莫不是怕鼎身太重,压断了旧贵族的腰?”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挑衅,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一时间,铸鼎坊内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众人纷纷投来愤怒的目光,仿佛要将公孙赫的无礼目光灼烧。
“秦制如烈火,” 尸佼听闻,脸色瞬间一沉,如暴风雨来临前的阴霾天空,手中的算筹筒 “砰” 地一声,重重磕在鼎耳上。十二根青铜算筹如受惊的鸟儿,四下飞溅落地,在晨光那熹微的映照下,竟神奇地摆出 “胡汉同疆” 的雏形,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尸佼弯腰捡起刻着赵制量器刻度的算筹,眼神坚定如磐石,“赵制是淬火后的精钢 ——”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算筹划过鼎身的屯田图,动作有力而自信,“你们的苛法如炭灰,我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