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岁末朝觐(2/5)
露出与胡族互市的文牒,那文牒的边缘,因长期摩挲已然磨得发亮,足见其频繁使用。“再这般下去,明年春耕过后,怕是真要颗粒无收,全家老小都得挨饿了。” 王顺的话语中,满是无奈与忧虑。
右侧的匈奴左谷蠡王听闻此言,微微皱起眉头,伸手扯了扯腕间的豹皮护腕,腕上佩戴的青铜狼头扣环,重重地撞在玉案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我部的草场划定在黄河故道一带,” 他操着略带草原辽阔韵味的赵语,不紧不慢地说道,“可汉民们开挖水渠,大量引水,致使我部牧草生长受到影响,如今牧草高度,比起往年矮了足足两寸。难道赵王颁布的法令,要眼睁睁看着我们的牛羊因缺草而饿肚子吗?” 左谷蠡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与质问。
幼主嬴丹听到双方的陈词,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摩挲着剑柄上精美的玄鸟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随后,他将目光投向赵括,眼神中满是寻求决策的意味。此时,相邦赵括案头的《胡垦令》竹简,在火盆摇曳的光影中,轻轻翻动着。新刻的 “胡汉分疆图” 置于一旁,图的边缘,用醒目的朱砂仔细标注着每一寸草场与熟地的明确分界。赵括见状,伸手叩击青铜镇纸,镇纸上雕刻的螭虎纹与狼头纹,在案几上投下相互交叠、神秘而又意味深长的影子。“王顺,你可愿与左谷蠡王结为互市盟友?” 赵括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说罢,他从容地抽出两份空白文牒,递向二人,“你将粮食卖予他,他把战马售给你,如此一来,官府依照双籍律,可免税三成。” 赵括的提议,既考虑到了双方的实际利益,又巧妙地利用律法,为解决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王顺听到这话,原本放在木匣上的手瞬间僵住,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三个月前,自己用赵制量器与胡商进行公平交易的场景。那时他才发现,这些曾被他视为野蛮未开化的胡族首领,其实个个精明能干,竟能用算筹精准地计算牧草与粟米的兑换比例。左谷蠡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的豹皮护腕在案几上轻轻划过,动作迅速地抓起文牒。“我要在这文牒之上,刻下我族的狼头印,” 他目光坚定地望向幼主,郑重地说道,“就如同赵王赐予我们的官印那般。” 左谷蠡王的话语,既表达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坚守,又展现出对平等地位的追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