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岁末朝觐(4/5)
王一匹小马驹。” 王顺的态度转变,标志着他对胡汉合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接纳。
左谷蠡王见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伸出戴着豹皮护腕的手,与王顺的布袖紧紧相碰,以示友好与合作的诚意。“明日,你便随我前往草场,” 他从腰间解下狼头皮囊,囊中装着新制的双籍文牒,“我会让族中的巫祝,即刻刻好牧草与耕地的界石,从此明确划分,避免纷争。” 左谷蠡王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意与决心。说罢,他忽然望向幼主,眼中带着一丝期待,问道:“赵王所规划的驰道,日后能否通到我们的单于庭?” 这一问题,既表达了他对驰道建设的关注,也展现出胡族对融入赵国大家庭的渴望。
赵括听闻,伸手拿起断云剑,在舆图上标注 “单于庭” 的位置上,轻轻点了一下。剑刃在烛光的映照下,反射出幼主点头的身影。“驰道先从邯郸修至河套,” 赵括目光坚定,缓缓说道,“待胡汉商队的车轮,日复一日地磨平戈壁的崎岖,路自然会不断延伸,通向单于庭。” 赵括的话语,既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又展现出长远的战略眼光。
朝觐仪式圆满结束时,殿外的积雪早已被商队的车轮碾成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冰辙。幼主嬴丹静静地站在台阶之上,目光远眺,看着胡族首领与汉民代表并肩走出宫门。只见前者的毡帽之上,别着赵王室象征尊贵的玄鸟徽,而后者的褡裢之中,揣着胡族代表友谊与合作的狼头符。此刻,嬴丹忽然深刻地领悟到,赵括始终坚持的 “胡汉共主” 理念,绝非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称号,而是蕴含着让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同一套律法的框架下,和谐共生、共同繁荣的伟大智慧。
暮色如轻纱般笼罩着邯郸城,城中各处纷纷亮起了双籍纹灯笼,柔和的灯光,仿佛点点繁星,照亮了大街小巷。赵括在相府之中,缓缓展开一幅崭新的舆图,图上,驰道的红线如同人体的血脉一般,向着河套地区蜿蜒延伸。此时,墨玄匆匆赶来,呈上密报。密报称,秦使在函谷关截获了胡族商队的文书,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文书之上竟盖着赵王室与匈奴左贤王的双重印信。赵括看完密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笑。他拿起笔尖,在 “驰道免税” 条款的旁边,精心画下狼头与玄鸟相互融合的图案。他深知,秦人或许能够模仿赵制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