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驰道贯通(1/4)
邯郸南门外,新筑的驰道庄严肃穆。一只青铜龟趺稳稳驮着刚揭幕的《驰道记》碑,碑身之上,篆文镌刻着赵国修筑这条贯通南北要道的丰功伟绩,在日光下闪烁着凝重而庄严的光泽,似在默默诉说赵国的雄心与壮志。此时,赵括的青铜战车缓缓驶来,车轮碾过新铺的青石板,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仿若一记记战鼓,宣告着赵国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拉车的三匹匈奴战马高大健硕,它们打着响鼻,喷出的热气在清冷的晨空中瞬间凝为白雾。马辔上,玄鸟纹与狼头铃相互交错,在微风中轻轻碰撞,发出清脆悦耳之声,宛如奏响一曲胡汉融合的独特乐章。车辕前端,赵王室的螭虎徽与胡族狼头纹以朱漆精心并绘,狼尾巧妙地缠绕着螭虎前爪,这一独特图案,是楼烦工匠们怀着热忱连夜赶制而成的驰道贯通标志,寓意着胡汉两族在赵国土地上的紧密交融。
首辆满载胡麻的车队缓缓驶入,车轮与驰道的青铜轨槽严丝合缝,发出清越和谐的共鸣,这声音在邯郸城外久久回荡。赶车的胡族少年身姿挺拔,他身着赵制吏服,腰间却别着一把狼头纹短刀,看似冲突的装扮,恰恰展现出胡汉文化在他身上的奇妙融合。车厢两侧,装满胡麻的麻袋被玄鸟纹封条与狼头纹绳结双重加固,彰显出对此次运输的高度重视。赵括目光敏锐,注意到每辆马车的车轴上都刻着双籍编号,汉隶与匈奴文在阳光照耀下,一阴一阳,形成独特的刻纹,宛如一部无声的史书,默默记录着赵国胡汉融合的历程。
“武安君,旧贵族在醉仙楼备下了接风宴。” 苏三娘身着黑色披风,身姿轻盈地靠近战车。她的披风随风飘动,轻轻拂过战车车轮,袖中那根惯用的试毒银簪不慎滑落,在青石板上划出一道明亮的火星。她压低声音,耳坠上的狼髀石不经意间碰响车厢的玄鸟纹铜环,轻声说道:“代郡韩氏的家仆今早往护城河投放过药包。” 苏三娘的话语,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瞬间在赵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驰道两侧,原本安静围观的百姓突然骚动起来。只见七八个胡族孩童,眼睛亮晶晶的,如同欢快的小鹿,追着车队捡拾掉落的胡麻。然而,汉地商队的护卫们见状,神色紧张,纷纷按剑戒备,空气中瞬间弥漫起紧张的气息。赵括见状,立刻抬手制止护卫们的举动,随后解下自己的双籍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