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墨甲初现(4/6)
桓公的棺椁都撬开了,就为了寻找那对‘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墨离沉吟着,缓缓展开一幅列国粮草分布图。“齐国坐拥鱼盐之利,魏国占据河济之饶,而赵国则有代马胡犬的优势。” 他的矩尺轻轻划过太行山脉,“倘若用代郡的战马,去换取齐国的海盐、魏国的粟米,既能增强我们的军备实力,又能削弱秦国的粮草储备。要知道,秦人虽然善于耕种,但却缺少战马,也没有海盐来腌制军粮。”
赵括忽然想起长平之战时,赵军因为缺乏食盐,导致伤口溃烂,士兵们痛苦不堪的惨状。想到这里,他的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火塘边的盐罐。“苏大姐,那些收购潞麻的秦商,可曾与邯郸的‘谒者署’有过往来?” 苏三娘挑了挑眉,反问道:“你是说王宫的采购官?前几日,我亲眼看见平原君的家宰,正往秦商的马车上搬运青铜剑,那剑鞘上还刻着中山国的蟠虺纹呢。”
火塘里的炭块突然 “啪” 的一声爆响,溅起的火星,落在墨离展开的 “军功爵制” 绢帛上。那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注着二十等爵的晋升路径,从最低的 “公士”,一直到最高的 “彻侯”,每一级都明确对应着具体的田宅、臣妾数量。“斩首一级,便可授爵一级。” 墨离的指尖轻轻划过 “簪袅”“不更” 等爵位,认真地解释道,“这就意味着,秦军每五人组成一伍,若是斩首数量不满,伍长就得受死;要是斩首超过规定数量,全伍都能授爵。”
赵括紧紧盯着 “上造” 爵对应的 “宅地九亩”,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秦军士兵胸前那闪闪发光的青铜爵牌。“这样的制度,让秦人一听到要打仗,就满心欢喜,一见到敌人,便奋勇向前。” 他伸手抓起一块木炭,在地图上果断地圈出秦军的粮道。“但是,千里迢迢地运送粮草,每日耗费巨大。倘若我们能截断他们的陇右道与河内道,秦军必然会不战自乱。”
墨离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墨家弟子曾在函谷关看到,秦军的粮车每行驶十里,就必定会更换拉车的牛,车轴上刻着‘工师之印’。但是……” 他说着,忽然从木箱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青铜弩机,“他们的弩机射程,仅有百步,而我们改良后的……”
“等等。” 赵括接过弩机,仔细端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