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吃新米,传统捞捞饭(2/3)
茶,没有刮沫、搓茶、摇香、入海、蝶舞、展茗、落蝶、归一这么繁琐,但很多人十分衷爱用玻璃杯泡茶,因为玻璃杯是透明的,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越是好的绿茶,这个过程越是漂亮。
李响现在淘米也是一样,新米浸水,放在掌心观摩,颇有点爱不释手,如赏珠玉。
粒粒白如霜,莹彻光如湿;蒸来香满堂,啖之真俯拾。
不过再好看,还是要吃的,李响赞叹着将米淘好,走进厨房。
奶奶已经烧了一锅水,开始微微沸了,李响将新米下锅,盖上锅盖,然后就去准备其他菜。
他在后院新建的厨房,柴火灶是二联灶,有两口锅,可以一边煮粥,一边炒菜。
要不然一口锅的话,饭菜稍微做得多一点,等做好都冷掉了。而且从效率上来讲,肯定是两口锅同时操作会更快。
此外,还有一个通道专门用来烧水,一个通道专门用来煨汤。这两个通道不用特殊照顾,正常烧火,热量就会过去。
如果不煨汤的话,罐子里放清水就行了。
当清炒南瓜、红烧冬瓜、稻花鱼豆腐汤这三个菜好的时候,那锅粥已经煮得大米半熟了,用漏勺捞起一点,仔细看看就能知道,米心的颜色跟表面不对。
或者用手捏一下,米心仍旧有点儿硬。
然后,李响就拿过来一个竹篾编织的筲箕(一面平口,其余部分似筛子,农村用来沥米饭的),用漏勺将大半的米饭捞出,放置在筲箕里控水,留下适量的米粒仍旧熬煮至粘稠度合适,这锅粥非常甘甜,人吃,猫也可以吃。
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粥里放一些玉米粒、山药或者红薯进去熬煮,风味独特。
而沥好的米饭则倒进蒸饭木桶里,用大火蒸。
这种办法蒸出来的米饭,非常筋道,口感一流,香气扑鼻,叫做“捞米饭”,或者“捞捞饭”。
捞米饭历史悠久,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浻酌》中就有提及,里面有个词“餴饎”,说的就是这种蒸饭方式,先将米煮到半熟,然后捞出来再放到锅屉上蒸熟。
虽然“餴饎”这个词语早已经弃用,但“捞米饭”三千年屹立不倒,吃过的人都知道,蒸出来的饭,比城市里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