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倒门雪(2/3)
专家解读,极有可能是十年一遇的级别。
这个消息一出,大家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更加兴奋了。
我去,大雪啊,十年一遇啊!
“哈哈,我的羽绒服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好期待。”
“打雪仗,堆雪人,我来了!”
“十年一遇,太难得了。可能会有少量灾情,生活也许会受到影响,但也就那么两三天的事情,相比享受难得的雪景来说,是值得的!”
记者采访天气专家时,天气专家也安慰大家,不用太担心。
李响在后院烧制木炭。因为围炉煮茶,或者在桌上用红泥小火炉做小暖锅,都需要炭,直接烧柴的话,烟雾与灰烬会比较多。
他做的是竹炭和冷杉木炭,尤其是冷杉木炭,不仅耐烧,灰烬还特别少。
烧炭其实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李响对这个也是轻车熟路,他在后院挑了一处远离房子的空旷平坦场地,周围一些杂草、枯枝败叶也都清理干净,然后用铁锹挖了个深度约一米的圆形大坑,挖出来的土在迎风面垒了一个挡风土墙。
在土坑底部点燃了一小堆干柴,保持火势,然后将锯好的竹子和冷杉木条都扔了进去。当竹子和冷杉木条差不多炭化好了,直接浇水熄灭。简单粗暴。
但这确实是最经济的制炭方式,小时候,李响常见奶奶这样干。
那时候奶奶做的炭少,甚至都不挖土坑,直接从灶膛里夹出来,扔到外面的破旧水桶里淹灭,然后拎出来晾干。
当然,烧炭也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比如炭化炉法、土窑法、铁罐法等等,都略显麻烦。
李响这个法子,虽然有些损耗,也有一些部位没有炭化完全,需要砍掉,但他准备的原料足够多,忙活了几个小时,精挑细选之后,收获了大约两百多斤炭。
这些竹炭、木炭,他会进一步用水清洗,洗去多余的灰尘和杂质,晾干之后储存在柴房里。
眼看大雪将近,李响又去县城做了最后一次物资采购,由于天气变冷,很多菜放外面都不用担心变质,所以这次买的比较多。包括之前没有买的鱼。
家里的猫咪可少不了这东西。另外,他也打算做鱼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