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柳堤诗信燕声迟(1/4)
《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二十五章 柳堤诗信燕声迟
第一节 淑气穿帘 墨痕春浅
大宋元佑四年惊蛰,汴梁城的柳丝刚泛出鹅黄。煜明坐在朱雀桥老宅的书斋里,案头官窑瓷瓶插着三枝早开的桃花,嫣红花瓣落在《松风图》轴角,恰似当年砚舟酒后点染的朱砂印。
\"公子,东城梨花开了。\"书童墨砚捧着新焙的龙团茶进来,青瓷茶盏上腾起的热气,将窗纸上的燕影熏得模糊,\"张学士家的小公子今早送来帖子,说邀您去金明池赏春。\"
煜明望着窗外拂动的柳帘,忽然想起去年今日,砚舟正站在这窗前,用镇纸敲着他的《春词》稿本笑骂:\""桃腮映醉"太柔媚,须得加"风梳雨洗"四字,方见春光骨力。\"此刻案头摊开的《春思》诗稿上,\"桃腮映醉苑中芳\"七字墨痕犹新,却再无那人泼墨点评。
\"回帖说我今日要抄录诗稿。\"煜明将茶盏移近桃花,看茶汤里浮沉着几片花瓣,忽然想起砚舟在岭南寄来的信中说:\"此间木棉如火,却不及汴梁柳丝温婉。\"他执起狼毫,在\"愿随绮梦入兰房\"句尾添了个顿点,墨珠竟顺着笔尖滚落在\"兰\"字上,洇成小小泪斑。
墨砚忽然指着窗外轻呼:\"公子快看,燕子!\"只见两只紫燕斜斜掠过柳梢,翅尖沾着新泥,正是\"燕语催醒堤上柳\"的活景。煜明望着燕影消失在粉墙之后,忽觉喉头酸涩——去年此时,砚舟曾用竹筷夹着蜜渍梅子,笑说\"燕语如诗,须佐青梅酒方不负\",如今案头梅瓶空寂,唯有新燕双飞,徒增怅惘。
第二节 碧水含情 雁影遥天
巳时三刻,煜明信步至金明池畔。东风拂过衣袖,带着湿润的水汽,正是《春望》中\"东风拂袖过长廊\"的妙境。池边垂柳已抽出新条,万千丝绦倒映水中,恍若青山着意垂下的绿帘。
\"煜明兄!\"循声望去,见太学同窗李之仪倚着汉白玉栏杆招手,手中摇着一柄绘有杏林春燕的绢扇,\"昨日见你在《汴梁诗抄》上题的"碧水含情映晚芳",竟与眼前景不谋而合。\"
两人并肩而行,脚下碎石小径沾满青苔。之仪忽然指着远处水榭道:\"前年砚舟兄在此作《水龙吟》,掷笔笑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