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人器合一(2/5)
下档案室的灯管在头顶接连爆裂,飞溅的玻璃碎片在黑暗中划出细长的光痕。应急灯亮起的瞬间,我看见那八十一个微型青铜棺椁的棺盖正在缓缓滑开——不是机械传动的那种滑动,而是像某种生物蜕皮般,从边缘处分泌出青绿色的黏液,将金属棺盖一点点溶解。
\"它们在呼吸。\"
苏晚晴的声音从档案室另一端传来。她站在1981年的资料柜前,双手死死按着柜门,仿佛里面关着什么凶兽。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手臂——那些被活字蚀刻的旧伤此刻全部裂开,伤口里渗出的不再是血,而是带着油墨香的黑色液体。液体滴落在地,立刻凝结成《少年科学》的段落标号。
我踉跄着走向最近的棺椁。借着头顶闪烁的应急灯光,看见棺内铺着一层发黄的校样纸,纸上放着一枚活字——正是当年我从脊椎取出的【火种】字符。只是此刻,这枚活字表面长出了细密的血管状纹路,正随着我的呼吸频率明灭。
\"不是要我们死\"苏晚晴突然松开资料柜,柜门自动弹开的巨响在档案室里回荡。她踉跄着走来,每一步都在水泥地上留下黑色脚印,那些脚印迅速氧化成青铜色,\"是要我们成为真正的载体。\"
她的手指向资料柜内部。在堆叠的档案袋之间,静静躺着一台微型活字印刷机模型——与当年黑石密室中那台完全一致,只是尺寸缩小到能放在掌心。更骇人的是,印刷机的字盘里整整齐齐排列着八十一个微型铅版人形,每个的面容都与我们五人相似。
我的怀表齿轮突然从口袋里飞出。它们在空气中重组,拼成父亲笔记的最后一页:【当人器合一,文字方得永生】。纸页背面还有一行小字:【铸身时,切记第七章校对规范】。
张海峰第一个走向棺椁阵列。他的青铜右臂发出机械变形的声响,手指关节延长、变扁,最终形成标准的字模形状。当他的金属指尖触碰到棺中活字时,整条手臂突然如融化的蜡般流动起来,与活字完美融合。
\"骨骼记忆\"他的声音开始带着金属共振的回响,\"我们的身体记得每一个字模的规格。\"
我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皮肤下的青绿色液体正在重新排列,指骨表面浮现出凹槽——与活字背面的字模完全吻合。一种可怕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