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星际和弦(2/4)
捞队,\" 他对着对讲机说,\"无人机残骸里的芯片要完整提取,那是黑狼重工最新的间谍设备。\"
发动机的研发陷入瓶颈,核心问题出在永磁矿的引力场稳定性。陈风带着苏雨涵钻进后山的旧矿洞,父亲的图纸在矿灯照射下泛着黄光,其中一页用红笔圈着 \"寒潭中心磁场节点\"。\"苏雨涵,\" 他指着图纸上的星状标记,\"当年父亲可能发现了寒潭与地磁场的共振点。\"
空间系统的光雾突然在矿洞深处投射出三维星图,每个光点都对应着寒潭底部的永磁矿脉。当陈风将吊坠贴近星图中心,整个矿洞的岩壁突然发出蜂鸣,蓝色矿脉的光芒连成一片,形成天然的引力场模型。\"原来如此!\" 苏雨涵惊呼,\"发动机需要模拟寒潭的天然磁场共振频率!\"
回到实验室,他们将寒潭的磁场数据输入发动机控制系统。当再次启动原型机,永磁矿阵列的震动频率与寒潭水的流动节奏完全同步,引力波探测仪的指针稳稳停在安全区间。张工看着监测数据,声音激动得发抖:\"陈总,引力场稳定度提升至 997,超过国际最高标准!\"
国际宇航联合会的核查团抵达寒潭时,陈风正在调试新研发的生态平衡装置。该装置能将发动机运行产生的磁场能量转化为寒潭水的循环动力,监测屏幕上,寒潭的水质指标和鱼类种群数量都在稳步提升。\"我们不仅在制造火箭发动机,\" 他向核查团展示着实时生态数据,\"更在构建地外探索与地球生态的共生系统。\"
核查团成员被寒潭边的智能化生态链震撼了:火箭发动机的废热被用来加热食品厂的灭菌车间,尾气中的矿物质被回收制成有机肥,就连发动机外壳的可降解合金,也能在退役后成为山林土壤的养分。当他们看见老周正在给发动机外壳刻上 \"风\" 字标识,终于明白,这不是冰冷的工业产物,而是刻着匠人温度的科技结晶。
黑狼重工的反击来得猝不及防。就在火箭发动机通过国际认证的当天,陈风收到匿名包裹,里面是一段偷拍视频:某国间谍正在策反实验室的材料工程师。柳如烟迅速启动区块链溯源系统,发现视频经过深度伪造,破绽就在背景中不存在的寒潭水波纹路。
\"他们想搞技术绑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