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常州离奇纵火杀人案1(5/6)
者右手:指甲缝里有少量皮肤碎屑,可能是挣扎时抓伤了凶手。“提取dna,重点比对现场的剪刀和钱包。”他想起在卧室发现的带血钱包,内侧的血迹非常淡,像是凶手行凶时蹭到的,“另外,她的手机通信记录里,有没有陌生号码?”
“只有家人和快递的电话,”法医助理递过报告,“但短信记录显示,9:07分发送的那条‘钱放哪儿’的短信,是在飞行模式下发出的。”
“飞行模式?”陈立峰挑眉,“也就是说,凶手当时关闭了网络,等进入信号覆盖区才发送,为了隐藏位置?”
他忽然想起张恪然的证词:拨打妻子电话时,先是无人接听,随后关机。如果凶手在作案时将手机设置为飞行模式,就能避免来电干扰,完成杀人、纵火、发送短信后,再开机让信号定位在案发现场——这是典型的反侦查手段。
走出解剖室,阳光突然变得刺眼。陈立峰摸出笔记本,写下第一个疑点:凶手为何选择先杀人再纵火?如果目的是毁尸灭迹,为何不直接在杀人时纵火?现场的多重伤害手法,显示凶手对受害者有强烈的恨意,却又试图伪装成劫杀,这种矛盾的行为背后,藏着怎样的动机?
手机震动,技术员发来消息:现场提取的白酒瓶盖和剪刀上,检测到同一种手套纤维——廉价的棉质劳保手套,常见于工厂工人。而卧室衣柜里的钱包,除了死者的血迹,还提取到一枚模糊的指纹,正在数据库中比对。
陈立峰望向远处的居民楼,某扇窗户的窗帘轻轻晃动。他忽然想起便利店监控里那个尾随李曼莎的灰衣男子,走路时习惯东张西望,视线多次扫向201室方向——这个细节,像根细针扎进他的脑海,隐隐作痛。
张恪然在派出所做笔录时,反复摩挲着结婚戒指。戒指内侧刻着两人的名字缩写,边缘已被磨得发亮。当警察问起家里是否有仇人时,他摇头:“曼莎连吵架都不会,平时就接送孩子、去菜市场,没和任何人结过怨。”
“那这条短信,”陈立峰指着手机,“你确定不是她常用的语气?”
“她发消息喜欢用表情,”张恪然喉咙发紧,“哪怕是说正事,也会加个笑脸。可这条……只有干巴巴的问句,像变了个人。”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曼莎的手机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