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日月重光:金册迷局(6/6)
漂浮着无数金册——正是梅花坞的伪造品。阳光穿过水面,金箔上的"永乐当立"血字竟逐渐褪色,露出底层的"建文永昌"。他忽然明白太祖日晷的真正用途:不是预测天命,而是让光穿过谎言,照见真相。
"纪纲,你看。"他指着水面的倒影,纪纲的火铳在水中竟映出梅花卫的暗纹,"你的火器,都是梅花卫提供的。现在他们的"永乐通宝"和心头血瓮漂满金陵,百姓会怎么想?"
纪纲脸色剧变,转身欲逃,却被朱瞻膳一剑刺穿肩膀。暗桩卫们面面相觑,看着水中浮现的"建文"字样,渐渐放下了火铳。朱允炆拿起一枚漂来的伪造金册,指尖擦过血字,露出下面用极细字体刻着的"梅花卫制"——这是太祖预留的防伪标记。
戌时三刻,秦淮河畔。
百姓们围在岸边,看着士兵从水中打捞起刻着"癸"字的陶瓮,每个瓮底都烙着梅花卫首座的私印。春桃举着火把,将伪造的"永乐"金册投入火堆,火苗中升起的不是黑烟,而是带着淡淡药香的白雾——原来那些血字是用可溶于火的特殊颜料写成,遇热便会显露出"受骗者免罪"的御笔朱批。
"原来那些浮尸都是梅花卫杀的百姓!"
"纪纲的火铳是假永乐造的!"
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朱瞻膳站在船头,望着朱允炆在岸上向百姓们展示真金册,阳光穿透云层,在"民心"二字上镀上金边。他腰间的山河珏再次震动,这次不是警示,而是共鸣——远处的太液池方向,浑天仪正在正确的星象下缓缓转动,露出太祖秘宝的真正入口。
亥时正刻,奉先殿密室。
朱允炆将日晷、山河珏、并蒂莲佩同时放入浑天仪凹槽,当三件宝物拼成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时,地面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青铜阶梯。阶梯两侧的石壁上,刻着从洪武到建文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