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重光纪年:镜海迷踪(4/5)
不是珍宝,而是十二封未寄出的国书,落款分别是爪哇、暹罗、满剌加等国君主,每封信的开头都是:「致大明皇帝陛下,吾国欲与贵国通商久矣」
「原来梅花卫一直在拦截诸国的求和信。」春桃抚摸着信纸边缘的梅花齿痕,「他们伪造禁海令,制造通商灾祸的谣言,就是为了让大明与南洋互相猜忌。」她突然指着箱底的暗格,里面躺着半块刻有「永乐」字样的玉佩,与朱允炆的并蒂莲佩、梅花卫首座的太祖玉佩形成三足鼎立。
朱瞻膳拿起玉佩,发现内侧刻着极小的梵文:「三珏归一,天下重光」。他突然想起太祖爷临终前的遗训:「山河珏非一人之珏,乃天下之珏。」原来,梅花卫首座、朱允炆与自己,分别持有太祖爷留下的三枚玉佩,象征着「天命、民心、仁政」的三重考验。
寅时正刻,宝船甲板。
获救的孩子们围着篝火玩耍,他们用碎镜片拼成「重光」字样的 osaic。朱瞻膳将十二封国书交给通事官,叮嘱他用各国文字抄录后随宝船送往各地。春桃则在调制新的宝钞油墨,这次她加入了镜海的荧光贝粉,让「通商互惠」四字在夜间也能发出温暖的光芒。
「小王爷,您看这是什么?」苏月璃递来一片从主镜残骸中找到的青铜片,上面刻着梅花卫首座的临终留言:「吾以血铸镜,欲证天道,却不知民心即天道。」字迹旁还有滴泪痕,将「天道」二字晕染成「正道」。
朱瞻膳望着远处重新亮起的商船灯火,忽然明白:梅花卫的悲剧,在于他们始终用恐惧丈量天下,而太祖爷的智慧,是让民心成为丈量天下的尺度。他摸了摸腰间的山河珏,此刻珏身的「救生星」已变成温暖的金色,与另外两颗玉佩的光芒遥相呼应。
卯时初刻,镜海升起朝阳。
宝船缓缓驶出镜海,船尾拖出一条由碎镜片铺成的「光明航道」,每片镜片都映着不同国家的天空。朱瞻膳站在船头,看着春桃教孩子们用各国语言唱《重光谣》,歌声中夹杂着海浪声、海鸥叫声,以及远处传来的其他商船的汽笛声。
通事官匆匆跑来,手中拿着刚破译的梅花卫密报:「小王爷,梅花卫余孽正向暹罗国的『龙牙门』集结,他们竟想用象兵踏平通商口岸!」
朱瞻膳闻言却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