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文明共生:星芒织网(6/6)
星轮计算应天府的粮产。皇帝看着儿子眼中的光,忽然想起自己幼年时,祖父朱棣曾指着地图说:“大明的边界在海天之外。”如今他终于懂得,真正的边界,应是文明生长的极限——而那,本就没有极限。
“父皇,”朱祁镇举起星石佩,佩上突然映出未来景象:成年的他站在“全球文明议会”中央,议会桌上摆着用各国废弃兵器熔铸的“和平鼎”,鼎中燃烧的文明之火照亮每一张面孔,“等我当了皇帝,要让天下所有孩子都能学星石、用星石,让星星的光,照到每一个角落。”
朱瞻基将儿子抱上膝头,望向殿外正在修建的“文明万邦墙”。墙面上,各国百姓的手印已组成茂密的根系,根系顶端盛开着十二色莲花,每片花瓣上都刻着一个字,合起来正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巳时正刻,南海的文明鲸鲨群再次启航。
朱瞻膳站在鲸鲨背上,看着海面下的根系荧光与天空中的星芒交相辉映。春桃将最新的民间支援物资清单递给他,清单末尾用蜡笔写着:“给海豚姐姐的星石鱼干已送达!”他笑着摇头,忽然看见远处驶来一艘小船,船上的人正用星石拼成“谢谢”的字样——那是被救的西洋商船船员带着家人来道谢。
海风带来大陆的童谣与海洋的低吟,朱瞻膳解下手腕上的“根系共生镯”,将它投入海中。镯子立刻分裂成千万颗小光点,每颗光点都带着不同文明的气息,向四海深处游去。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些光点就会成为新的根系节点,让文明的巨网更加细密、更加坚韧。
春桃在航海日志上写下新的篇章:“当最后一个试图垄断文明的人明白,文明如同空气,越想囚禁越会窒息;当第一个孩童知道,星石的光芒不属于任何帝王,而属于每一双仰望星空的眼睛——真正的文明盛世,才算真正来临。”
潮水退去,沙滩上留下无数星石贝壳,每个贝壳里都藏着一个文明的梦。朱瞻膳弯腰拾起一枚,听见里面传来遥远的呼唤:那是波斯少女的纱丽轻拂过星石纺车的声音,是柯枝学者的鹅毛笔尖划过智慧莲花叶脉的声音,是应天府孩童将星石碎片嵌入风筝骨架的声音——这些声音,终将汇成永恒的交响,在天地间回荡,生生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