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暗潮涌动:量子共鸣的文明回响(2/4)
就在此时,全球星石网络同步接收到一段奇异的量子信号。信号以弦振动的形式呈现,转化为人类可理解的语言后,竟是一串由古苏美尔语、古汉语甲骨文、玛雅象形文字混合而成的信息:"当星辰的琴弦被拨动,平衡的砝码开始倾斜。你们听到的不是杂音,而是宇宙的心跳。"
朱瞻膳敏锐地捕捉到信息中的关键:"宇宙的心跳这意味着我们之前观测到的异常,或许是某种宇宙级生命体征的表现。春桃,立即将这段信息输入文明数据库,进行跨文明符号比对。"
经过七十二小时的运算,数据库给出惊人结果:这段信息中的符号组合,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星象图、古埃及帝王谷的星图壁画、玛雅帕伦克神庙的石板雕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古老文明都记载过一个共同的传说——当"宇宙琴弦"奏响时,世界将迎来"重生或毁灭的抉择"。
在文明司紧急召开的全球视频会议上,各国代表激烈争论。美国代表主张采取主动防御,提议用星石武器摧毁所有异常区域;中国代表则坚持先进行深度研究,提出"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我们可能只是其中的神经元"的观点;非洲代表则讲述了部落中流传的古老预言:"当石头开始说话,水变成火焰,人类必须倾听大地的呼吸,否则将被风暴吞噬。"
朱瞻膳在会议最后发言:"三年前的虚空裂隙让我们明白,鲁莽的行动只会带来灾难。这次,我们需要组建跨学科、跨文明的研究小组,从量子物理、古文明学、宇宙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加强文明边界观测站的警戒级别,启动"量子护盾"计划。"
"量子护盾"计划是基于三年前的经验教训提出的新型防御体系。它利用星石的量子纠缠特性,在地球外围构建一个动态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既能监测宇宙中的异常波动,又能将危险能量转化为无害的光子流。但要启动这个计划,需要全球十二座主要文明灯塔同步供能,这对星石能源的储备和分配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研究过程中,春桃带领的科研团队有了意外发现。他们在分析复活节岛摩艾石像的量子光束时,发现这些光束携带的信息中,包含着对人类基因链的某种修正建议。这些建议以密码的形式呈现,解码后竟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