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清休假回家 教育帮助大可(3/4)
;锻造车间干脆大门紧锁,门口贴着“政治学习,暂停生产”的通知。
午饭时,食堂提供的只有糙米饭、咸菜和飘着几片菜叶的清汤。工人们沉默地排队,眼神麻木。何大清注意到一个老师傅的手——那本该灵活操作精密仪器的手指,现在颤抖得几乎拿不稳筷子。
“咱们换个地方吃。”何大清对崔大可使个眼色。
南易家的小院里,梁拉娣摆出一桌好菜:红烧排骨、葱爆羊肉、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盆紫菜蛋花汤。崔大可的妻子丁秋楠特意开了瓶汾酒。
“大可啊,”酒过三巡,何大清放下筷子,“厂里现在月产多少台设备?”
崔大可正吹嘘上周批斗会如何精彩,闻言一愣:“这个最近主要抓阶级斗争”
“胡闹!”何大清突然拍桌,震得碗碟叮当响,“没有生产,工人吃什么?国家要设备怎么办?”
崔大可额头渗出冷汗。丁秋楠连忙递上手帕,却被丈夫推开。
\"“师傅,现在形势就是这样”崔大可小声辩解。
“形势?”何大清冷笑,“等你们厂交不出任务,上面追责时,你看形势保不保你!”
他一条条分析利害:工人长期饥饿可能引发事故;设备闲置会加速老化;完不成生产指标,他这个革委会主任第一个挨处分
崔大可的酒全醒了。南易和梁拉娣交换了个佩服的眼神——还是师傅看得透。
“明天我让昌平调一万斤粮食、三吨猪肉过来。”何大清写下整改方案,“恢复三班生产,把政治学习集中到一个车间。上面来检查,就带他们去看那个"模范学习车间"。”
崔大可如获至宝地收好纸条。这时何大清话锋一转:“厂里缺人手吧?我给你送七个踏实肯干的青年。”
回程的吉普车上,秦淮茹靠在丈夫肩头:“你真要把院里孩子们安排到那种厂子?”
“院里的邻居,总要帮忙的。”何大清望着窗外飞驰的田野,“先过渡,等风头过去再说吧。”
当晚,四合院召开全院大会。当何大清宣布机修厂招工消息时,七户人家喜极而泣。刘海中当场要给何大清鞠躬,被一把扶住。
“都是邻里,应该的。”何大清摆摆手,“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