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一首歌撬动全世界(1/9)
抢救的医生出来让家属准备,但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先生才被宣告去世。
这时魏明已经回家了,为了不打扰父母,直接就住在了北池子的四合院,警长守在床前,银杏蹲在屋外。
当天新华社就发了讣告: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沈雁冰(笔名茅盾)在燕京逝世,享年85岁。
并介绍了他的生平,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49年当选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并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长以及在政协的职务等。
他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等;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最后强调了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的地位。
龚樰人在苏北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她出演了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子夜》的电影版,也忍不住心中悲伤遗憾,并给魏明写了一封信。
而上影厂已经开始加紧灌制拷贝,准备尽快让全国观众看到茅盾先生的这部作品,当初他还亲自为剧组拍了一段镜头。
除此之外,全国很多文学界人士纷纷写文章纪念茅盾先生,巴金先生也留下了“火不灭,心不死,永不搁笔”的文字。
魏明也不例外,写了一篇文章纪念并感谢这个跟自己只有一面之缘的大文豪。
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把稿子投给了《人民文学》这个由茅盾先生一手创建的新中国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
而且很快就得到了《人民文学》编辑的过稿通知,投入感情写的文章,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关键他们没想到先生最后一篇文字竟然是给魏明的小说做序,这是何等的重视和期待啊!
不过20岁就能写出大长篇《人间正道是沧桑》,潜力之大之明显,也确实值得期待。
在全国纪念茅盾先生的热潮中,海外同样也有反应。
新加坡《南洋商报》刊发了悼念文章,称茅盾的逝世是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巨大损失。
日本媒体对茅盾先生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短短18天内发表了约17篇关于茅盾的文章,高度肯定了他的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