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开发(3/4)
的齐上阵,不到三天的时间,五千亩荒地就全都开出来了。
可惜的是,能够耕种的地有点儿少,还不到两千亩。
这两千亩地,苏修没有让流民们种大豆,而是种上了粟米。
苏修倒是想种稻子的,搞个杂交稻子试验田,可这边只有一条小溪,没有足够的水。
不像汉中那一带,有着种稻子的适宜环境。
播种完粟米后,流民们暂时就没什么活可以干了。
苏修问过了,流民中没有工匠,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工匠也不可能沦为流民。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苏修就带着流民和三里亭的乡民们开始了真正的大开发。
所有的青壮年,都去挖矿。
而妇女和幼童,则是制盐。
盐铁的批文秦大正早就给他弄出来了,如今终于可以用上了。
制盐倒是很顺利,苏修专门挑了一批比较机灵的女人和幼童,带着他们做了几遍,白花花的精盐,就顺利做出来了。
挖矿那边却是有些费力。
由于缺少工具,煤挖的很费劲,各种金属矿石也只挖出来了一小部分。
而且煤还要炼成焦炭,不然就没法炼钢。
是的,苏修没打算炼制青铜器,而是打算直接炼钢。
大秦虽然已经有了铁器,但由于还不会利用焦炭这种燃料,造出的铁器的质量有些一言难尽。
而有了焦炭,就不一样了。
遗憾的是,苏修亲自带着人挖了一个月的矿后,发现搞出来的数量很有限。
都没有前世一天出的货多。
苏修知道,没有现代化的工具,纯粹靠人工挖矿,一年都挖不出多少东西来。
于是,苏修暂停了挖矿,利用挖出来的东西,先打造出了一批钢铁工具,诸如大铁锤,钢钎之类的东西。
进度虽然还是很慢,不过已经比以前快多了。
好在制盐那边非常顺利,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出了两批货了,都是拉到咸阳去卖,直接卖给衙门。
光是卖盐赚的钱,就有两万金了。
酒楼的生意依旧火爆。
中间抽空去了几次蓝田县,红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