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能造迫击炮弹了(1/3)
“想当年,我们用手榴弹壳做的油灯照亮夜晚工作,用小树枝烧成的木炭来熔铁,甚至用收购来的铜钱制作雷管,每一个细节都艰苦至极。
面对生铁浇铸的难题,我们无路可退,想出用白口铁铸件,外套一层熟铁再进行加工的办法,确保了炮弹和手榴弹的顺利生产。全靠这种“土法”创新,才堪堪解决了当时的生产难题。”
当真是,忆往昔,峥嵘岁月愁,越说下去,大家都更不想走了。
王弟仁却敏锐的捕捉到一个关键点。
“你们能生产炮弹?”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太难了,首先我们没有车床,没办法加工。再说加工用的铁要用熟铁才行。我们只能生产生铁,我们也没有炸药。只能生产火药,所以才有边区造一炸两瓣的说法。”
“那是以前,现在我们硝酸铵炸药能生产了,车床也有了。唯一需要的熟铁,我也有办法能够弄来。”
王弟仁有点兴奋,熟铁,那就不是事儿。
“那就太好了,我们有足够的炮弹,就能打破鬼子的牢笼政策了。”
牢笼政策王弟仁可是了解的,这时冈村宁次正担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在此期间对我国的平民实施了令人发指的暴行。
他策划并实施了所谓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以及“大扫荡”、“清乡”等残暴行动,意图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日根据地,及其军民的抵抗意志。
这个臭名昭着的“牢笼政策”具体就是一种以铁路、公路为锁链,碉堡为枷锁,辅之以封锁沟和封锁墙,将大片土地分割包围,企图困死抗日武装的策略。
这种策略不仅限制了我国军队的行动自由,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使得许多地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说到底,就是欺负八路军没有炮和炮弹。
386旅旅部。
张万和正在向旅长告状。
“我的大旅长啊,你可要给我做主啊,王弟仁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把我的几十个人,怎么就交给了李云龙了呢?李云龙可是吃人不吐骨头。他说是工人遭遇日军,全部失踪,我咋就这么不信呢?人就是被李云龙打劫了。”张万和一脸幽怨。
“李云龙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