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6 慷慨赴死(5/6)
大战中损失的数千万人相比,暂时的困难是可以忍受的,因为俄罗斯可以收获更多。
但是这个话,在媒体面前是万万不可承认的。
“世界大战期间,有上百万德国妇女遭到侮辱,可只有少数俄罗斯军人被惩罚,更多人逍遥法外,这是否说明俄罗斯军方存在广泛的包庇行为?”
如果说刚才的问题阿金费耶夫还可以忍耐,现在终于忍不住爆发。
“侮辱德国妇女的不仅仅是俄罗斯军人,英国人、美国人,甚至南部非洲人都干了,可只有俄罗斯军队严肃军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惩罚,你应该去伦敦和华盛顿,或者比勒陀利亚提问。”
“你的意思是,只有俄罗斯才是纪律严明的部队,其他盟军都纪律涣散,军纪败坏,放纵军人犯罪——”
“我没有这样说,也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俄罗斯可以直面错误,英国人和美国人以及南部非洲人为什么不可以?”记者的思维太跳跃,阿金费耶夫完全跟不上节奏。
在俄罗斯,记者提出的问题都是事先沟通过的,提问的和回答的心里都有数,根本不会有这么刁钻难缠的问题。
阿金费耶夫在来亚的斯亚贝巴之前也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
可他还是低估了人心险恶,跟老练的记者们相比,阿金费耶夫就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单纯。
“作为一个南部非洲人,我认真请你收回所有不负责任的言论,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和南部非洲军方可从来没有鼓励,甚至组织大规模的抢劫、屠杀、以及违背妇女意志行为,如果有,请你指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我会去核实,如果是事实,我会在报纸上对你公开道歉,如果不是,也请你同样在报纸上公开道歉!”记者同样怒不可遏。
阿金费耶夫顿时一滞。
道歉跟道歉是不一样的。
身为记者,要在报纸上公开道歉也只是代表他自己。
阿金费耶夫可是俄罗斯驻阿比西尼亚帝国大使,如果他在报纸上公开道歉,那造成的影响力跟记者道歉是天壤之别,甚至会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形象。
“没错,你不能无端指责我们勇敢的军人,我会向伦敦报道你的出格言论。”
“虽然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