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寻踪论古》(二)(3/4)
这样的人生大起落,才让他赵佶在艺术上有了全新的突破,就跟南唐后主李煜那样,因为国破家亡,身为俘虏,才作出了多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诗词名篇。
“这放在如今这个时代,自然是值得我们却欣赏感怀的,但是,如果我们是生活在他们统治的那个年代,是他们治下的百姓,就绝不会希望有这样的君王了,因为这样的君王只会给天下黎民带来无尽的苦难。而不是所有古代百姓都能像宋朝百姓那么幸运,不但逃过外族侵扰,还遇到了接连两场皇朝更迭却没怎么流血战争的。”
“梅教授要说的应该就是越太祖孙途发起的那两场禅让吧?”
梅慈仁点头笑道:“是啊,只要是提到宋朝晚期,就不可能绕过孙途,他虽为宋臣,却不像其他那些人一样得过且过,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但救了这个国家,也救了千千万万的天下苍生。”
“这话可有些夸张了吧?”
“一点也不夸张。其实我们许多研究这段历史的人都做过相似的推演,要是没有孙途这么个英雄人物出现的话,宋朝历史的走向将会如何?结果所有人都得出一个结论,到最后,北方的辽国,更北的金人,都可能出兵南侵,那样一来,一向重文轻武的宋朝就不可能守得住他们江山了。最好的结果就是退到南方,靠着长江天险来挡下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只是这么一来,在北方的无数百姓可就遭殃了……”
主持人仔细想想,也不禁点头:“或许梅教授你说的是对的,但毕竟历史没有假设,现在总归有了孙途的出现。不过,有一点是我,也是广大网友观众无法理解的,那就是孙途明明在宋朝末期已经掌握了朝廷大权,就跟汉末的曹操,曹魏后期的司马家一样,完全可以废立皇帝后自己取而代之,又为什么非要多此一举地先来个柴周,然后再过几年才当上皇帝,建立越朝呢?”
“这就是孙途比曹丕司马炎之流要高明的地方了。我来问你,提起这两个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额,篡位?枭雄?”
“嗯,这两个用词本身就代表了他们在大家心目中不是什么好人了,而这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价值观下,我们可从来没有说什么忠君是一个人必备的良好道德。而古代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的人,无论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