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3/4)
此渴求着各类贸易品,地方上的土生白人贵族农场主们和大量中低级殖民地官员也纷纷参与进来,大家心安理得地共同享用着这些原本属于西班牙国王和大贵族商人们的利益。
这条流淌着黄金的沿海贸易线,据财政委员汤圆从葡萄牙人船只的数量估算,每月的走私贸易总额不下五万元,而这其中东岸公司每月的获利也超过了3000元,为穿越众的财政平衡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是没有人对此提出过风险警示,民政委员肖明礼就曾极力反对与葡萄牙走私商人间的贸易,认为这会引起西班牙人的注意。不过在看到东岸公司每月近5000元的财政赤字后,他也说不出话来了。
而且,这事往大了说也事关穿越众的长远发展。将来人口增加,建立国家以后,国家要发展,就不得不努力发展工业。参照原本历史上英国的发展历程,英国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取得海上霸权以后,通过航海贸易与殖民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这些财富客观上促进了英国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到了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爆发以后,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广阔的殖民地市场,这些加在一起给英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最终将英国推上了曰不落帝国的宝座。
对于穿越众来说,历史上的英国就是现成的老师,近在咫尺的巴西和拉普拉塔地区则是天然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她们将成为穿越众工业发展的第一块踏脚石。此时的英国经济还主要依赖于羊毛出口和转口贸易,工业制成品虽然大量销售到欧洲各国和美洲殖民地,但多数还是规模不大的手工作坊式企业。
要想发展经济,要想产业竞争,要想和老牌殖民列强同台竞技,在人口、资源、财富等各方面和人家比都不值一提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工业化。以工业化强大的生产力挤垮对方、打败对方,将其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
执委会对于这方面有着清醒的认识。乌拉圭这地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就算穿越众目前手头50多万现金花完以后,以脚底下站着的这大片膏腴之地混个温饱估计不成问题。但是以后呢,难道大家穿越一回就是为了窝在乌拉圭这个小地方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曰子?而且以眼前这帮穿越众严重缺少理工类人才和知识的情况,恐怕不用几十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