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决战:发展(2/4)
军都很少装备的32磅大炮,而且很明显还是长管重炮!这个令人心碎的事实让舰队司令官几乎无法自持。看起来得赶快收场了,不能再损失更多的战舰。迭戈·加西亚再次招来了一名军官去传令,意气风发的行动这样虎头蛇尾收场,让鞑坦人看了一场大笑话,真是令人纠结啊!
卡洛斯少校心情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既为迭戈·加西亚这个牧猪人的子孙吃瘪感到高兴,同时也对鞑坦人火炮的优越姓能感到心惊。那些32磅、24磅和18磅火炮就射程来说普遍比西班牙海军现役火炮强了一大截,炮弹飞越千米距离后还有如此强大的穿透动能,说明对方火炮的身管倍径比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鞑坦人什么时候有如此优越的铸炮技术了?火炮身管这么长,是如何承受住爆炸室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膛压的?卡洛斯少校不是个不学无术的人,相反,他的青年时代是在意大利度过的,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不认为那些占据着从乌克兰到东方辽阔地域的鞑坦人有如此精良的铸炮技术,难道是土耳其人的技术?
不过这也很难解释,因为土耳其人根本不会把掌握的这种领先整个世界的技术散播给鞑坦人。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占据着这片土地的所谓“鞑坦人”根本不是真正的鞑坦人,他们一定是来自于一个技术相当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那么这个国家和地区到底是在哪里呢?难道是东方?没道理啊,王国的船队通行于整个世界,那些东方人的技术还不如王国呢,难道还有未被探索到的大陆或新世界?想来想去没有个头绪的卡洛斯少校干脆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因为他即将要面对一个更令人纠结的事实。那就是既然这些“鞑坦人”的海军舰炮如此优秀,那么他们的野战陆军炮一定是同样出色,到时候承受这些陆军炮轰击的可就是自己了。真是令人纠结啊!
“轰!轰!”鞑坦人的第四轮炮弹来得是如此迅速。拥挤在“利马主教”号甲板上准备弃舰登艇的船员们倒了大霉,两枚18磅炮弹从密集的人群中趟出了一条血路,然后一头撞在甲板上,这才耗尽了动能。更多的炮弹则打在了上部建筑和侧舷甲板上,右舷水线处坚硬厚实的船板在32磅炮弹的蹂躏下终于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随着海水的疯狂涌入,“利马主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