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发展 二(2/4)
“两台水力纺车,一台毛纺、一台棉纺,目前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大约是18-24小时。已经连续运转生产了100天,使用情况良好,生产出来的纱线既坚韧耐磨,又比较细滑,从质量上完胜欧洲手工制品。”水力纺织项目课题攻关组组长、前纺织厂技术员陶晨曦向马甲介绍着。
“现在设备运行时出现的故障主要是那些方面的?设计方面有没有问题?”马甲问道。
“设计方面没有问题。”陶晨曦自信地说着,“这是我参考了咱们现有技术水平和后世纺纱机原理而设计出来的设备,技术水平大致相当于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时英国人发明的‘骡机’的水平。现在出的故障主要集中在零部件材质上,很多零件是用生铁甚至木头制造的,设备连续运转起来后磨损很严重,不得不经常停工更换。接下来我准备将这些零部件统一替换为钢质零件,这样应该能大大增强设备使用寿命。唉,当初就不该为了省钱省时间而用这些烂部件的。”
“那就行。”马甲拍了拍陶晨曦的肩膀,勉励道:“纺织这个行当,在如今这个时代可是一项利润极高的产业。尤其是棉纺,如今欧洲上流社会开始流行轻薄的棉布制品,传统的呢绒制品市场占有率在逐年下降。现在执委会已经将军工、纺织这两个行业定为重点发展行业,为此,还拨款1000元作为纺织机械的研发经费,我们工业部可不能再拖后腿了。马上12月就要选举了,这次是个好机会,赶紧弄出来,让纺织厂尽快正式生产,这样大家曰子都好过。对了,织布机没问题吧?”
“织布机没问题,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开工不足吧。”陶晨曦开了个玩笑。
“呵呵,你小子别跟我扯淡。”马甲也笑道,“目前羊毛原料确实不是很充足,拉普拉塔那边养牛的很多,养羊的相对来说就少了点,每次收购都很麻烦。所以说在我们自己的羊群发展壮大之前,我们还是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专心致志发展棉纺业。”
“可棉纺业也有很多困难啊。”陶晨曦提醒道,“拉普拉塔好歹还有些羊毛可以收购呢,可你要是收购棉花,那就得到巴西或者加勒比海那些小岛上的种植园去了。我们现在才几条船,在镇海堡与东方港之间来回运输补给品和建材都不太够,更别说去别的地方收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