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汉风速递(2/4)
行。
百斤重物,数尺见方。‘邮行’、‘马行’都不行。只能用车行。
寄去安平崔家田庄后,崔钧又转寄给洛阳为官的其父崔烈。路远时长。所以过了一月有余,崔钧才送来回礼。
月初,刘备收到了崔钧寄来的一封手札。
图板上最醒目的建筑有两座。一座是望楼,一座就是仓楼。
咱不是有丝路么?
只是坚冰未融,河道不通。如何能送?
刘备那日去送麻垫、果冻,尚书崔寔便欣然手书‘果仙冻,涿县刘’以示赞赏。想必在朝中做官的崔烈也有耳闻,便向崔钧打听了刘备诸事。或许那日崔钧来信,为其父讨要麻垫,并非崔烈本意。而是作为儿子的崔钧之意。
这个时代的邮驿,只传送公文和官府物件。不对民间开放。
世家子弟,斗而不破。
细细一想,不禁莞尔。
这有何难?
有了崔家二老的题字担保,刘备的麻垫和果冻,必将大卖。
也无须担心逾期。
邮驿由州、郡、县三级管理。郡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大名鼎鼎的‘督邮’。不仅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
待到雪化路通,刘备准备先送到老鸦渡,由耿雍和崔钧帮忙贩卖。这种软硬适中,透气排汗,防霉抗蛀之纯天然养生床垫,之所以深受崔氏二老喜欢。正因二人年老体衰,骨质疏松。床榻不宜过软,也不宜过硬。硬了浑身红肿,软了腰酸背痛。不软不硬,谓之适中也。
母亲笑言,这有何难。
要说崔尚书曾久在地方,颇知民情疾苦,能解民寒苦。
有“日限奉书,不及以失期,毋状,当坐罪留。”的律条。
四个角楼倒是设计的不错。前堂由现在的重檐大屋,改成两层重楼。与四周角楼由建在墙上的廊桥相连。后堂变成中庭。起三层重楼。然后才是后院。后院主楼和前楼一样,亦是两层。
前堂矮几。
院外桑果已有早熟。
喜从何来?
话说,女刺客多日未见,还真有些想念呢。
交代了燕尾八面矛送与牵招的前后诸情,又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