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初次远行(2/4)
备笑着点头:“先把材料列出,这便托人购买。我若不在,有事且与家姐商量。”
一车双马。
“左行。”母亲忍不住提醒。
这些路上所需,家中都有。
“三弟,若有事,为兄必书信告知。”大兄刘文揖手道。
族中名流有商圣范蠡,楚霸王的‘亚父’范增等。
这个时代,能有个同仇敌忾的家族,真的很好。
《传食律》又说:“食从者,二千石毋(不)过十人,千石到六百石毋过五人,五百石以下到二百石毋过二人,二百石以下一人”。卿、五大夫、大夫的随从之传食,比照上述标准。“为传过员,及私使人而敢为食传者,皆坐食臧为盗。”传食有一定的限额,且私人不得享用传食。
日暮时分,入住东林驿。
“驾!”刘备猛然抖缰,双马飞奔,疾驰而去!
一句话,这是个礼乐行将崩坏的年代。
传舍对公差行旅提供的饮食称‘传食’。传食亦包括‘传马食’。所谓人马皆食。
从安全上来说,还是官家的传舍更好。
所谓的‘传’,就是一块盖着祖父私章和县令公章的木牍。上有漆字:“范县令雄,病而致仕;乞骸乡里,敕令通行”。范县的县令刘雄,因病退休,回家养老,令沿路邮传,放他通行。
以此车速,日行百里,绰绰有余。
想要在官家传舍,入住歇息,投宿时须出示相关‘路证’。经勘验后方得入住。汉代公务人员的通行路证,常见的有:符、传、致、过所等,而以传的使用较为广泛。‘传’是通行信物,也是入住传舍的证明。
千里之遥,非一日能达。途中歇息落脚,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官府建的‘亭舍’或‘传舍’,另一种就是私建的‘逆旅’,‘客舍’等。私人旅舍当然是为了赚钱,也有不要钱的‘义舍’。
此时范氏,族中第一名士,名叫:范滂。字孟博,少厉清节举孝廉,至署汝南功曹,升冀州清沼使,迁光禄勋办主事,为东汉名卿,名列‘八顾’。
“小弟且安去。”公孙氏平静的送行。
官道上人来人往,商队络绎不绝。从涿县到范县虽有千余里,却十分安全。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