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死亡秃鹫(下)(2/3)
米穿甲弹。
在巴巴罗萨入侵行动还未动的苏德战争之前,反装甲作战任务还没有到现如今面对苏联t34中型坦克与kv系列重型坦克时这么严峻程度的德军装甲部队,还仅仅只是将三号突击炮定位为前线火力支援武器,固只装备一门24倍口径身管的stuk37型75毫米短管火炮。
凭借这样一门短小无力的小家伙要想正面硬上苏军t34坦克是绝对没可能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深知自己手中家伙事不如对手给力的魏特曼便选择了谨小慎微的侧翼伏击战术,并且还是一直静待时机到了眼下这种苏军一片混乱中已经是头尾不接的情况下才下令放手去打。
但即便是如此,经由三号a型突击炮的那门24倍口径75毫米短管火炮所射的75毫米全口径被帽风帽穿甲弹,其在5oo米的距离上只能够击穿5o毫米垂直角度的均质钢装甲。
所以即便是在侧翼埋伏偷袭的情况下,米歇尔魏特曼所指挥的这辆三号a型突击炮在之后却依旧是没能击穿t34坦克车体侧面那等效6o毫米厚度的倾斜装甲,仅仅只是在装甲板之上留下了一个浅浅弹坑之后便被径直弹飞到了不知何处而去。
由于在此前数天的交手之中已经见识过了苏军t34坦克所装备的倾斜装甲这一护体神功,专门对苏军坦克残骸研究摸索了一番后的米歇尔魏特曼已经是站在自己的专业眼光角度下,而大致明白了倾斜等效装甲的具体作用原理。
在此基础之上,作为一名已经参加过之前德军对欧闪击战的经验老道猎手,自知自己的座驾突击炮无法对苏军t34车体正面乃至侧面的倾斜装甲区域构成威胁的魏特曼自然选择了攻其软肋,t34坦克车体侧面倾斜装甲区域之下的履带后方垂直装甲区域便成了魏特曼眼中最有可能被击穿的绝对弱点。
事实上也正如魏特曼眼下所猜测的那样别无二致,对于系统性布置了全面倾斜装甲以追求极致防御力的t34坦克来说,其车体侧面位于履带之后及悬挂机构位置上的垂直装甲区域不但没有丝毫的倾斜角度,装甲板本身的物理厚度也仅仅只有45毫米而已。
而这样的装甲防御力对于眼下已经将攻击距离缩短到仅仅三百米不到又突然间起偷袭的魏特曼车组来说,其所指挥的三号a型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