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3/4)
至于和此事有着重要关系的赵佶,大殿内压根就没人提及。
“既然大家都赞成,那就这么定下吧。”赵栩随意挥手“此事由蔡相操办。”
大殿里的人再次震惊了,说好的三推三让呢?怎么不按照套路走呢?这操作流程不对啊。
“微臣领命。”蔡京不动声色的出头接下了这个任务。随后还挑衅的看了眼王黼,意思再说小样的你还嫩,别看你第一个跳出来赞同,可这事最后不还是落在老夫手里了?
宋徽宗赵佶做了二十年皇帝,将整个国家都弄的乌烟瘴气。至于朝堂上那更是重灾区,奸臣当道不说,简直就是妖魔鬼怪横行。
徽宗朝的大臣们有一项非常出色的能力,那就是拍马屁。因为赵佶喜欢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徽宗朝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拍马屁的高手。
现在赵栩主动要求上位,这个时候不拍马屁混个从龙什么的,那还能等什么时候展现技能?
马屁精们八仙过海,各自显神通。
这些文臣们不愧是东华门唱名出来的才子,一个两个变着花样来吹嘘赵栩,让他听着很是舒服。只不过当趋势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马屁的时候,赵栩的眉头就逐渐皱了起来。
“完全不懂什么叫做适可而止。你们的手段和技术与现代世界比起来差的远了。我可不会这么简单被你们的糖衣炮弹打倒。”
这次的大朝会主要就是讨论这件重大的事情。得到结论之后很快就散朝,各回各家。
各方面都开始忙碌起来,那些才华横溢的学士们开始绞尽脑汁的编写诏书。礼部与宗府开始准备礼仪。蔡京忙着准备说服赵佶别捣乱,主动让权。众多文武们则是自己动笔或者找来幕僚书写劝进奏章。
所有人都在忙碌的时候,赵栩也没有闲着。
今天是上元节,这个时代最为热闹的节日。虽然说半个月前大内发生了兵变,可问题是并没有太过影响到普通人。所以当封城解除后,无数的汴梁城百姓们走上街头欢度这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时节。
“这糖葫芦很甜啊。”离开紫宸殿后,赵栩直接去了大内接上柔福帝姬赵瑗瑗与茂德帝姬赵福金,带着她们换上便服离开大内上了御街。路上买了几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