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日产十万斤的钢铁厂(2/5)
法炼钢的小高炉而已。
来到浓烟滚滚的钢铁厂,看着那些用黏土和砖头建造起来的小高炉,赵栩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炼铁并不难,华夏有着大量的煤炭,加入铁矿石萤石等材料就能炼制出来大量铁水。不过也是因为用煤炭,所以这些铁器含碳量很高。打造农具什么的没关系,可用来制作兵器甲胄就有些质量不足。
质量不够没关系,有赵栩在。
按照赵栩给出的方案,将铁料和石灰石,生石灰等溶剂一起装进小高炉里。接着用大型的人力鼓风机拼命向高炉里吹气。至于燃料,不再是煤炭而是石油。
“陛下,那是什么?”跟随赵栩进入钢铁厂的岳飞惊讶的看到一辆大车从自己面前驶过。而大车上巨大的木桶里装着的却是黏糊糊的黑色液体。这种从未见过的古怪东西让年轻的岳飞大为惊讶。
赵栩笑了起来“这是石油。”
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时,中国老百姓已经用这种黑色液体烧饭点灯了。而发明石油这个词汇的人名字叫做沈括。就是那位写出梦溪笔谈的科技大师沈括。
沈括是王安石重视的助手,也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执行着。变法失败后他就将主要的精力转向科学,写下了旷世巨著梦溪笔谈。而赵栩也是凭借着这本书找到的石油。
“普通的生铁含碳量大致是在百分之四左右。我们炼铁的时候因为大量使用煤炭,含碳量还会更高。”赵栩说着让一旁岳飞一脸迷糊听不懂的话“这些铁虽然脆了点,不过也能用。”
赵栩深吸口气,目光流连在一座接一座不断喷吐黑烟污染大气的小高炉上“可我希望我的军队不止是铁军,更是钢军。想要炼钢,就要将碳含量降低到百分之二一下,还要尽可能的去除杂质。”
“普通的煤炭不可能做到,而焦煤什么的我又炼不出来。至于砍树烧木炭什么的,太过费时费力而且效果很差。好在大宋有沈括,有他写的梦溪笔谈。所以我找到了石油。哪怕是没有提炼过的重油,其燃烧的热值也足以炼制出钢铁来。”
岳飞目瞪口呆的看着自言自语的赵栩。虽然听不懂赵栩在说些什么,可却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工业工业,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夸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